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34章,蘇溫-《從1994開始》


    第(2/3)頁

    得,林義覺得說不清了,于是也臉面一收,嚴肅說:“要是國家知道,您賣這個,會坐牢的,知道嗎?”

    這點禹大媽肯定知道,不然早就賣了,不然怎么會藏著掖著到現(xiàn)在。但嘴還是不會服輸?shù)模骸罢f了是祖上的。”

    “得,您果然是有名氣的神婆,真是能說會道。但您族譜都拿不出來,國家會相信你這話嗎,國家要是不信,您怎么證明呢?就憑您胡攪蠻纏?”

    看著對方一時啞口無言,林義決定乘勝追擊,絕對不能給她攪事的機會:“再說我是個考古工作者,一看這綢緞和金子就不是一個時期的東西,您是哪里撿來的吧。”

    說著,林義把包裹金冊的綢緞在手里抖了抖,一副我都知道的樣子。

    果然,任你如何難纏,也逃不過我的手指心,禹大媽終于變色了。

    最后又是扯了好久,但禹大媽的金身一旦被破,就被林義一路追殺的丟盔棄甲。

    達成協(xié)議四萬成交,不過林義在付錢的時候,卻用手壓著錢,低聲對大媽說:“您這是哪里撿來的?可否帶我去看看?”

    難道還有金子?這是禹大媽的第一反應(yīng),不過隨即搖搖頭,除了一堆破爛衣服,好像沒什么了。想到這里,看著林義手掌下的錢,她直接說:

    “在我玉米地里撿的。”

    “玉米地?”林義一時不解,怎么可能在玉米地,難道真的就這點東西?

    但不對啊,林義看著這綢緞,于是就說:“能帶我去看看嗎?”

    禹大媽看著他不說話。

    “您可能不了解我們這個工作特性。作為考古工作者,對每件東西都希望追究歷史過往,把這些東西發(fā)生過的事情,盡量還原出來…”

    聽得林義這樣一講,禹大媽覺得挺有道理:“行,就一些破爛衣服,我明天帶你去。”

    “別明天了,就現(xiàn)在吧。”

    “現(xiàn)在?”禹大媽看著窗戶外面說:“可現(xiàn)在天都快黑了。”

    “就是天黑才好,您不想別個知道的吧。”林義繼續(xù)誘導。

    “也對,”禹大媽想了下就說:“那我等會就帶你去。”

    把錢給對方,林義把金冊放背包里,從里間退了出來。不用猜,也知道,人家要藏錢呢。

    出來的時候,林義還在想這些綢緞,要是能找到一件相對完整的,那價值可不比金冊低。

    想到這里,心里就有些激動,但是又暗暗祈禱,千萬不要被雨水沖走或淋壞了啊。

    和大門口的關(guān)平點點頭,然后也坐在一邊等。沒過多久,只聽到里面大媽和一個男人的交流聲,好像是要她男人關(guān)鴨子之類的話。

    三人是從后門出發(fā)的,一路盡是避開大路走山道。

    原本以為會很近,但是翻了兩座山,已經(jīng)到了山林深處,卻發(fā)現(xiàn)禹大媽還在走,根本沒有停的意思:“大媽,您這這玉米地夠遠的啊。”

    “大家都這樣啊,山里種地,田里可要種水稻吃飯的,誰拿來種地啊。”禹大媽又走了會,才指著一座山說:“快到了,看到那個拗口了嗎,那里一彎土地都是我的。”

    看著一座兩三百米高的山,林義頓時腿打顫,關(guān)平看著林義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嘴角慢慢咧了開來。

    一路彎著腰,跋山涉水,全身濕透了才來到一個山谷。映入眼簾的是十多塊玉米地,一層層階梯往上延伸,景色倒是非常優(yōu)美。

    “在哪塊玉米地?”林義對著玉米地打量了一翻問道。

    “最頂上哪塊玉米地,后頭有個山洞,東西是從里面撿的。”

    得,又得走,不過此刻,林義總算明白了前因后果。

    那個山洞在山澗中,地勢比較陡,他們祖輩稱野鴿子洞,是野鴿子休憩的地方。以前那山澗常年被荊棘草叢爬滿,里面多毒蛇野獸,人一般不愿意去的。

    后來山里發(fā)生了自然火,把這個山頭和山澗都燒了,毒蛇猛獸沒了,野鴿子也順帶著沒了。

    一個月前,禹大媽來給玉米除草,晴天里忽然下了一場蘑菇雨,當時沒帶雨傘斗笠,她就跑到了洞里躲了一會。

    沒想到里面發(fā)現(xiàn)了好東西。

    說著說著,一行人終于來到了山洞口。

    原本以為會有很多雜草,也以為會有水。進去一看,林義才發(fā)現(xiàn)自己錯的離譜,盡然全是沙礫,上面白白的一層,還顯得比較干燥。

    洞不大,洞口竟然有股微弱清風,而里面的進深也就個七八米的樣子,是平齊洞口直接往里走的,沒有彎彎繞繞,所以采光非常好。

    三人進去的時候,禹大媽指了指前頭露出來的一些綢緞?wù)f:“就是那些衣服。”

    看到那些布料,林義疾步走了過去。發(fā)現(xiàn)這些綢緞都是一些衣服,品相非常好,材質(zhì)更不用說了,和林義預(yù)料中的差不多:綾、羅、綢、緞。是非常寶貴的絲織衣物,看這品相,就算放三十年后,也是不可多得寶貝。

    可惜的是,就是上面的已經(jīng)開始風化。有些還碎裂了,布滿孔洞,殘破不堪。

    看著上面幾件碎裂的衣服,林義初步判斷至少是元明左右的,但如今損毀成這樣,讓林義心疼不已。

    “關(guān)哥,我們小心點,把它們刨出來。”說著,林義用手開始刨周邊的沙子,關(guān)哥也是有樣學樣。

    “這些東西也值錢?”看到兩人小心翼翼,禹大媽試探著問。

    “唉,幾個死人衣服您要就拿去,”說著,林義盡是唉聲嘆氣。

    頓時禹大媽不說話了。

    花了一翻功夫,翻出來一個麻袋,之前的幾件衣服就是麻袋口伸展出去的。

    看這情況,林義哪里還不知道,肯定是禹大媽尋找寶貝,一陣亂翻,然后又填回去了,只是毛毛糙糙地,讓幾件衣服在外頭風化掉了。

    看到禹大媽盯著麻袋,林義悠悠地說:“禹大媽,你打算分幾件死人衣服?”

    陡然聽著林義低沉的話,禹大媽心頭一驚,想起自己的處境,頓時直搖頭。

    “唉,”看到對方識相,林義重重嘆了口氣,“要是當初你把它們都帶回去,還能多賣三百塊錢。”

    到了現(xiàn)在,林義也不再您您您的了,實在是心頭氣憤,好東西啊,被糟踐了。

    “這些死人衣服也值錢?”禹大媽聽到三百塊,頓時懊惱不已。

    “東西本身不值錢,只是有助于我們研究歷史文化。”林義半真半假的說著,手卻不停,示意關(guān)平把他身后的背包打開,一麻袋東西都塞了進去。

    “這樣啊。”禹大媽似懂非懂,總算好受了些。

    后來林義又和關(guān)平把洞里淺淺地刨了一遍,卻什么也沒發(fā)現(xiàn)只得放棄。

    回到古鎮(zhèn)邊沿的時候,林義拿出兩百給禹大媽,說是辛苦費,同時也是消除她的怨念。很多人農(nóng)家婦女都是小心眼的,不把怨念消掉也許就有意外。

    雖然這年頭林義一離開,就是天高皇帝遠,鬼神也奈不何。但能圓滿還好圓滿的好。

    這不,走一趟又得到200,吳大媽頓時喜笑顏開,感覺占了好大便宜似的。

    “這東西真不值錢?”分開后,關(guān)平看著遠去的婦人,才問林義。

    “嘿嘿,放個幾年,不比你們找的那些大黃魚價值低。”雖然說是這么說,林義卻知道,如果有完整的,比那些黃金值錢多了。

    回到租房,看著兩人回來,三人也不以為意,華哥拿著個玉米棒子一副吊兒郎當?shù)臉樱骸皢眩质且槐嘲茽€。”

    林義直接一個白眼,把自己裝金冊的背包拿回房。出來后,就把關(guān)平的背包直接打開。

    有些東西可以自己獨享,比如金冊,畢竟自己花大價錢買的。

    但這些綾羅綢緞就不一樣了,也算大家一起的資產(chǎn),就好比那些黃金,林義沒去,但是卻也占了五分之一。

    活了幾十年,林義明白一個道理,吃獨食的人會很孤獨,做不大、走不遠的。

    在三人驚訝地目光里,林義直接打開麻袋,然后開始把里面沒風化掉的衣物拿出來、

    “我靠,”看到這些綾羅綢緞,陽華吃到一半的玉米都直接扔了,猴急地跳了過來,用手摸著那些碎步,直說不得了。

    而央措已經(jīng)不說話了,不知什么時候手里多了個放大鏡,已經(jīng)開始查看。

    賴文珍不懂,但看到央措眼睛發(fā)出的萬丈光芒,也知道這是好寶貝。

    一共六件衣服,都是絲織的。其中做工最精、品相最好、繁雜程度最甚的是一件綠色的衣服。展開后完好如損,讓幾人嘖嘖稱奇,好像看到了古代貴族穿在身上昂首挺胸一樣。

    有兩件也保存的比較好,不過卻單薄了很多,明顯是穿里面的。同時還有十來個洞,價值大不如前面那件,真叫人可惜。

    其他三件就是最上頭的三件,都分成了十多塊,而且風化嚴重,把陽華氣的捶胸頓足,這三件可都是穿在外面的精致衣服啊。

    要是沒壞,這三件可不比綠色衣服差。

    “這是哪個年代的?”林義看到央措研究完了,也是有些好奇,因為自己水平不夠,所以一直等她看完。

    “初步判斷是元朝的,具體的還得慢慢查證。”說到這,央措看著林義補充了一句:“這些東西的價值,加起來比那些金條值錢。”

    “這么值錢?”賴文珍的眼睛瞪的老大。

    “就是這么值錢,因為國內(nèi)目前很少出現(xiàn)這種類似的綾羅綢緞。”央措說著說著看向了那件綠色的,“尤其是這件,可以說是保存的非常完整了。”

    接下來他們好奇林義怎么搞到的,他也沒法,就把買古董的事情說了一遍,但絕口不提金冊,只說是件古董。不過幾人卻沒有提出要觀看的意思,也沒問是什么古董。

    想了一下,林義就明白了,陽華和自己是比親兄弟還親的兄弟,肯定不會提,要提也是私下里。而其他兩女就算想提,也知道這個形勢下,提也沒用,那是林義自個買的,還得看他心情。

    再者說,眼前這些衣物,都夠幾人滿載而歸了,貪心的人可能最后什么都得不到。都是經(jīng)歷過人情世故的,做這個聰明的選擇并不難。

    大家討論一番后,就到了分東西的環(huán)節(jié)。出奇一致的,幾人一致通過把那件保存最好的給了林義,沒一個人提出異議。

    剩下的五件四人估值后平分,對此林義一點異議也沒有。就像他們給自己面子,自己也要給人家面子一樣。

    分完東西,陽華提議帶上探測器再去一次野鴿子洞,得到了央措的贊同。

    林義和關(guān)平對視一眼,也是認可地點點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