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45章,下午-《從1994開始》


    第(2/3)頁

    為了搶時間,里面的第一層也開始了裝修。

    “可能要到明年五月份才能開業,比我們預計的要遲一點。”蘇溫站在林義右邊,抬手告訴他一些詳細情況。

    “沃爾瑪那邊呢?”

    “我們的進度比它們稍微快一點,但快的也有限。”說著,蘇溫告訴他:“特區政府對我們這個項目很重視,給了很多優惠待遇。希望我們像華強北那邊的萬佳超市一樣,形成一條街商圈,帶動經濟的發展。”

    林義明白蘇溫話里的意思。

    從零售業來講:80年代,是有什么消費者就買什么;90年代,是商家賣什么消費者就買什么;21世紀初是消費者想買什么,商家就引進什么。

    這是一個逐層比的變化,每一個變化就代表零售行業的一次轉身,每一次轉身就代表著社會經濟形態的進步、和產業格局的重新洗牌。

    其實真正意義上來說,內地現在的所有超市,都只能算百貨超市,只是有規模大小和物品種類多少的區別罷了。

    當然蘇寧和國美稍微有些特殊,現在是以電器為主。

    其中就包括步步高超市在瀟湘所有的分店,不論面積大的旗艦店、還是面積小一號的分店都只能算百貨超市。

    而這次蘇溫利用沃爾瑪的“逼迫”看到了一次契機,所以才有大賣場+百貨超市+電器三輛馬車為主的綜合試驗體。

    這應該算是內地第一個后世那種現代化超市,也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現代化購物中心。

    經營面積達三萬八千平米。涵蓋大賣場、生活超市、精品百貨、家用電器。更是結合了游樂城、美食廣場、韓國燒烤、個人護理店、書城等休閑娛樂元素,將消費活動由單純的購物轉為一種休閑生活方式。

    也正是因為這個先進理念的提出,特區政府才逐步逐步地重視起步步高來。雖然和沃爾瑪的待遇還沒法比,但也給了步步高在瀟湘沒有過的許多扶持政策。

    “大賣場將要入住的知名品牌,我現在已經確定了黃金珠寶周大福、吉盟;化妝品歐珀萊、歐萊雅、DHC。

    皮鞋百麗、金利來、格蕾絲、貴之步、思加圖等;女裝敦奴、歐時力、聲雨竹、艾格、花兒開了、卡莎布蘭卡等。

    男裝華斯度、金利來、雅戈爾;運動阿迪、耐克、卡帕;床品夢潔、晚安;童裝小阿迪、小耐克、巴拉巴拉等134個大品牌。其它的還在緊急聯系之中。”

    “這么多?”林義小小地嚇了一跳,雖然后世大型購物中心每個至少都有500種大品牌以上,但95年底有這個牌面,他還是非常滿足了。

    “這里面很多都是趙主管聯系的。”

    雖然蘇溫自己靠能力和同學朋友關系也拉攏了許多。但此時還是把趙樹生的重要性展示給了林義看,從側面證明當初推薦對方的正確性和價值所在。

    “嗯,辛苦你們了。”林義是發自肺腑的感謝,換他自己上是沒這個能力的,這已經不是口才的問題,而是實力和關系網的問題。

    又細細的看了遍確定好的產品目錄,這個量販店這次包含的商品品牌達到了驚人的三萬多種。雖然相比后世動不動七八萬種,或十多萬種沒法比,但放到這年頭絕對是重磅炸彈了。

    看到眼前這女人的大手筆,每翻一頁,林義的心都跟著一跳一跳的,“后勤跟得上嗎,這么多類別。”

    “我已經把候富貴調過來了,有他帶著的專業團隊,目前還算應付自如。”很顯然,蘇溫對候富貴的能力還是非常認可的。

    “嗯,”嗯了聲,林義還是有些不放心,抬頭對她說:“質量這個大關一定要把握住,千萬不能馬虎。”

    “這個我親自帶隊在抓,”顯然蘇溫和林義想到一塊去了。

    “其他的我都非常滿意,就是服裝類、化妝品、兒童類的大品牌好像少了點,這可是我們吸引女性的大殺招啊,再多重視都不為過。”

    都說女人和孩子的錢是最好掙的,所以在林義看來,服裝、兒童用品、化妝品等品牌這塊再多三倍數量都不算多。

    “正在努力中。”說著,蘇溫帶水的眸子輕垂了下,“但是以我們目前的實力和影響力,現在這個局面應該說已經是極限了,所以我們很需要這次的開門紅。”

    林義理解的點點頭,又細細看了一遍。

    “這里面竟然沒有李寧這個品牌?”李寧這個牌子雖然才成立才幾年,但由于李寧本人在體育界的巨大貢獻和耀眼光環,目前是聲望日隆的時候,國內有著一大批忠實粉絲的。

    “上門聯系過三次,被拒絕了。”說到這,蘇溫的語氣清冷了幾分。

    “既然這樣那就算了吧。”別人看不上,林義也只能是心里遺憾。

    相對沉默了會,林義問:“還有哪些需要我幫忙的?”

    “錢。”說到錢,蘇溫有些不好意思的浮了個笑容:“場面弄得比預期的大很多,很多地方我都力主精益求精,一步一步完善下來,所以花費比規劃多了些。”

    聞言,林義抬頭盯著對方死死地直看。直到女人尬著偏過頭,留下一個小圓耳釘給林義觀賞,他才抽了抽嘴角,“我每次見你,都怕你和我提錢。”

    拿過她的支出明細賬冊,林義給自己倒了杯茶,坐下來調整了個舒服的姿勢,才凝神地一頁一頁翻著明細表。

    遇到疑惑的,林義也沒客氣,直接當面問她;甚至她也迷糊的,后頭干脆把財務也叫了過來,要對方現場解釋。

    翻了大概七十來分鐘,林義第四杯茶都快見底了,才把東西看完,又移了下有點發麻的屁股,才問右手邊的蘇溫:“說吧,還需要多少?”

    “800萬到1000萬左右。”蘇溫回答的很快,顯然早有準備。

    “到底是800萬還是在1000萬?”林義無語了,這超支也太多了些。

    這個情景讓他想起了卡梅隆拍電影:一開始預算都是6000千萬美元左右;拍著拍著就上了7000萬;

    要是過段時間來,看到地上成堆成堆浪費的膠片,一問才知道7000萬已經遠遠不夠了,必須9000萬才能搞定。

    但是等到快要結束的時候,制片方一按計算器,才發現不知不覺已經突破一億美元大關了。

    可是該死的,宣傳費還沒算在里面呢,制片方只能去哭…

    當然了,這幾年的卡梅隆還是有讓人折服的實力和威望的。

    “那就1000萬,有些東西我還在設想,沒確定下來。”

    看到林義又松口了,她心里頓時輕松了許多,其實蘇溫也知道自己有些過分。

    她明白,換一個老板也許就不會這么遷就自己了,所以內心深處她還是蠻感動的,有一個賞識的老板肯為自己的野心買單,在職場上幾乎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當然,要是林義知道她此刻的想法,肯定會默默呸她一臉。

    要不是你的設想和我不謀而合,甚至更好更細膩。又加之有后世那些成功的案例擺在那,知道失敗的可能性偏低,不然才不當傻大頭了。

    …

    “行,這錢現在不急著用的吧,給我些時間。”說到這,林義又叮囑住:“以我們目前的實力,攤子有些大了,每分錢都有每分錢的用處,這個項目你給我悠著點。”

    蘇溫知道這是提點自己別再追加投資了,“這次的對手是沃爾瑪,所以林總…”

    說著,她自己都說不下去了,然后露個微笑敷衍了過去。

    在蘇溫的陪同下,林義把在特區的其他三個分店也轉了一圈。

    發現一切順利后,又去了趟交易所。

    一通查看,自己購買的那些股票普遍還在2元多的價位,總體來說甚至還降低了一些,給林義造成了二十多萬元的損失。

    看到這情況,蘇溫略了眼林義的背部,然后也開始沉思研究股票。

    而后頭的刀疤卻一臉后怕,還好自己那三萬塊錢守住了底線,要是投進來,夠自己擔驚受怕好久了。

    又帶著蘇溫去了趟香江,路上她還開玩笑說“不如專職給林義做金融投資算了”。

    林義知道這即是一種打趣,也是一種抱怨。同時也是一種向往,畢竟她學了那么多年的金融,卻最終沒干這行工作,總有一些遺憾的。

    但也沒辦法,金融領域除了股票說白了他什么都不懂。雖然陽娟夫妻也在行,可林義不能用她們,因為于思明、葛律師都是他們夫妻推薦的。

    雖說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涉及到重大利益,很多關系都不一定可靠。

    投資公司取名一般都比較講究,有兩個基本點比較重要:

    第一個就是追求通俗、易傳播,絕對不能有生僻字。

    第二個就是功用性要一目了然,別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干什么的。

    比如某某資本、某某創投、某某基業之類的。

    當然,如果名字里有藏頭字就更好了。

    林義一口氣寫出了一大串名字,讓蘇溫、于思明、葛律師等人幫著選一個。

    幾人討論下來,最后只剩下“紅日”、“四方”、“方源”、“晨光”、“歐尚”這五個名字。

    蘇溫比較喜歡歐尚和方源兩個名字。而于思明兩人更青睞紅日和四方,聽起來朗朗上口、大氣。

    又一番討論,事先把紅日排除掉,因為這名字現實中很多地方有用。比如像、商鋪、電視劇都能找到一樣的名字,重名太多,沒有突出性。

    而歐尚也一樣,因為西方有個非常著名的歐尚超市,既有借用它人名氣的嫌疑;日后要是做大了,也有給別人漲名氣的可能,不妥。

    歐尚劃掉,蘇溫有些可惜,她最喜歡這個柔性名字的。

    剩下的三個里,蘇溫芊芊手指一點,建議用“方源”。她給出的理由很強大,很讓人信服。

    看著眾人齊聚過來的目光,蘇溫不溫不燥地注釋說:“就《易經》之卦象而言,方為地,圓為天(圓源諧音),地在上,天在下,符合“地天泰”的卦象。

    而“地天泰”卦是大吉之卦,其辭說:“泰小往大來,吉亨,是以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氏”

    這是顯示上下同心同德,使企業迅猛發展,獲得最理想之利益。這寓意最是符合投資領域的。”

    她說完,幾個男人鴉雀無聲,誰都沒想到,在歐美留學的蘇溫,國學功底這么深厚。

    其實講真,就連林義當時取名字時都沒有想到這些。

    “蘇女士說的非常有理,我突然也覺得“方源”非常好,廣聚四方,財源不斷,好。”葛律師第一個聲援。

    看到于思明也點頭贊同,林義拿起筆一劃拉,在注冊公司的名字欄,填上了“方源資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