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上層社會人捧人-《從1994開始》
第(2/3)頁
所以影不影響,對我來說無足輕重,沒把它當事業,也當不了事業。”
這話一出,眾人不知道怎么接話,灑脫?還是人生的無奈?
當天晚上,在滾圓的安排下,一行人就乘飛機離開紐約,前往東京。
由于紐約和東京差十多個時區,眾人一上飛機就開始準備倒時差。
剛把脖子上的u型枕頭調到舒服的位置,滾圓就笑哈哈靠了過來。
翻了個白眼,林義就抱怨式的說,“好不容易我鄰座是一個美女,你就和人換位置了。”
聞言,滾圓煞有其事的打量起了剛換走的那位,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那女人真的好看,足足有三分鐘后。
滾圓才轉頭說,“應該是個日本記者,不過確實美麗,要不要我再換回來?”
林義心里嘆了口氣,要是真能換回來就好了。因為一想到接下來十多個小時要面對一副“黑白骷髏”,就感覺瘆得慌。
但口頭還是說,“算了吧,女人再美也比不過咱之間的友誼。”
滾圓嘿嘿一笑,也不識破,就拍胸脯保證,“說了到日本給你介紹女明星認識。”
再次聽到他提起日本女明星,林義偏頭打趣,“赤名莉香?”
“沒接觸過,換一個。”
“山口百惠?”
滾圓嘴一抽,就說:“換一個。”
“宮澤理惠?”
“宮澤理惠也是這年頭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員,難搞程度不亞于赤名莉香和山口百惠,不過你要她簽名寫真的話我可以幫你弄一大把。”
“寫真又不能解決實際生理問題,我要真人。”
滾圓張張嘴,還是說:“換一個。”
“廣末涼子?”
“還換一個。”
“酒井法子?”
“這…,再換。”
林義不想浪費口舌了,干脆把眼睛一閉,就揮了揮手,表示你一幅沒卵用的樣子:
“算了,反正吹牛不判死刑,你之前的話,我選擇性的忘記。
要睡覺了,別打擾我啊。”
看到林義開始了愛搭不理,睡不著的滾圓把他的磨人功夫拿了出來,打著哈哈好不快活。
林義后面實在拗不過了。因為滾圓把頭靠近,定在3厘米處,就那樣默默的看著他不言不語。
這把他下了一大跳,伸個手把骷髏頭推開,掀著眼皮子道:“最后說一個,要是還不行就讓我安靜睡。”
“你先說說看。”
聽到這話,林義就有點無奈,想都沒想,就張嘴說了個名字:“工藤靜香,有本事你把她介紹我認識。”
滾圓噎住了,過了良久才吶吶說:“你眼光真好,工藤靜香我也想要。
這位可是日本四大偶像天王之一,被譽為日本最后一個傳奇歌姬的大美女…”
林義問,“你還真認識她?”
“做夢了吧?這樣的女人在日本有的是人追。我雖然有點錢,但也不是純吃飽了沒事干的人。”
“誒,這個也不行那個不行,你滾行不行?”
…
幾人湊一起插科打諢,根據人生經驗扯著扯著就聊到了社會層級方面。
盧博士說,“任何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產生社會分層。
而且始終遵循一個規律:上層社會人捧人,下層社會人踩人。”
然后滾圓就問,“什么是上層社會?什么是下層社會?我見過很多有錢人活的像一條狗。”
盧博士點點頭,又搖了搖頭,說:“我認為財富只是一個表面的東西,其實還有一個更加微妙的東西隱藏在里頭。”
接著盧博士把社會分為上層、中層、下層。
他認為:上層社會是由大企業家、政治家、投資家、富二代、女明星、名人等組成的群體。
到這里,唐奇還沒等滾圓反駁,急性子就出來了:“富二代和女明星也算上層社會?”
滾圓也是認同的點點頭,說女明星算哪門子上層社會,在他的認知里,這年頭的很多女明星都是以一種依附的形式存在。
甚至有個別的還充當別人的w物。
換一種說法就是,很多女明星是被支配的,哪里夠資格?
對他們的反駁,盧博士笑了笑,解釋說:“我所講的上層社會這個群,最大特點就是人與人善于聯姻和聯手。
比如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某企業家娶了某明星;某明星得到了某企業的原始股;某富二代跟某女明星在一起了等等。
為什么上層社會的人總是互相捧呢?
那是因為在上層社會里。首先人員稀少,然后大家個個名聲在外,彼此之間基本都有耳聞,如果你想了解誰就去打聽一下,結果什么都摸的一清二楚,所以每個人都很重視自己的名聲。
其次,上層社會的每個人都掌握著大量資源,大家心里都明白一個道理。要有自己手里的資源去換別人手里的資源,這樣才能把資源盤活,自己掌控的東西就越來越多,所以上層社會的人都樂于去分享。
再次,雖然上層社會的人的交往基本都屬于利益交換,合作都是有條件的。
但是由于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背景和實力,所以大家形成了一種互相制衡的機制,一般情況之下很少有人愿意去做出“出格”、“冒大風險”的事,誰會為了占別人一點便宜而丟了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
所以,雖然在上層社會里人與人之間少不了虛情假意和見風使舵。
但是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如果哪一天兩個人到了非翻臉不可的地步,也不會親自出面解決。總之,上層社會的人總是努力保持一種風貌。”
看著滾圓和唐奇暫時不做聲,盧博士又講起來中層社會。
他認為中層社會是由高管、白領、創業者、中小企業主、自由職業者等等組成的群體,這個群體原本應該享受安逸的生活,但是大家普遍焦慮不安。
一方面高高在上的物價、沖擊力巨大的互聯網讓他們沒有安全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