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84章,往大了走,往高端走-《從1994開始》


    第(1/3)頁

    虹夕諾雅酒店,位于東京的核心地帶大手町地區。

    作為一家品質極高的日本溫泉旅館,以“塔之日本旅館”為理念,在東京這一繁華地帶,創造了已經很少見的日本風情。

    前生就知道日本人是非常關注酒店衛生問題的。

    聽說每一個房間都是有一個非常嚴格的標準的,單單是檢查衛生就有190多道程序。只要有一項不符合要求的話,就會要求清潔人員重新打掃。

    也不知道這是真是假。

    但一進房間門還是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清凈,這讓林義有點困惑。

    心想雖然酒店是很干凈,但再怎么打掃也得講究個極限不是?當地上沒灰塵、沒垃圾了,總到頂了吧?

    但這家酒店就是給人感覺與眾不同,高人一等。

    把外套扔床上,林義站在房間中心細細研究了一番,良久,才發現是環境原因。

    房間中每個物件的顏色、大小、形狀、擺放位置都很有講究,讓人在視覺和感官上盡量貼近大自然。

    處處顯擺著清爽,通透。

    林義點點頭,暗襯這設計師厲害,心理學視角很是有一套。

    刷牙漱口、洗頭發洗澡,一番拾掇下來,感覺整個人都輕了不少。

    趿拉個棉拖,背身往床上一嘣,搭丫個大腿,疲憊的身子一時舒服極了。

    半瞇著眼睛,本想睡一覺的林義此時卻發現床頭的諾基亞響了。

    休閑的意境被打擾,心情頓時煩悶。不情不愿拿過電話一看,竟然是個陌生號碼。

    林義有點疑惑,但下一秒還是摁了通話鍵。

    卜一接通,那邊就傳來了吳景秀的熟悉聲音:“林總。”

    “你又換號碼了?”

    “沒換,這個是為了特意聯系你,新弄的,我這也是按照姐夫的要求做的。”

    聽她提到關平,林義識趣的不再過問:“你們進展順利嗎?”

    電話那頭的吳景秀沒作答,而是問:“你什么時候來東京?”

    “已經到了。”

    吳景秀頓了頓,又問:“在哪呢?”

    “大手町地區的虹夕諾雅酒店。”

    “那你準備準備下樓,我們來接你。”

    看到這女人干凈利落的掛完電話,林義只是靜了一秒,就一骨碌爬起來穿衣套鞋。

    這一年來,吳景秀這種處處小心的行為方式,林義早就習慣了。他甚至有種感覺,這女人越是謹慎小心,就代表這一年的收獲越大。

    按計劃,吳景秀原本打算過年從韓國轉道回國內,面對面向他報告詳細情況的。

    但聽到林義要來日本,又改了主意。

    拾掇一番,林義下到一樓時就給盧博士打了電話,告訴他們自己臨時有事先走一下。

    …

    2月份的東京風有些大,有點冷。

    在酒店外邊哈著氣,跺腳攏了會衣袖才等到一輛黑色豐田。

    開門,進車,林義招呼了一聲老樣子的“關哥”,才把視線放到了一年未見的吳景秀身上。

    高矮胖瘦還是沒變。只是西裝革履,配著干練的短發,很是有股子職場精英的味道。

    頓時忍不住問,“在日本一年都是這打扮?”

    吳景秀點點頭。說現在是非常時期,打扮必須得和日本社會的主流一致。外邊職業裝,回家穿居家服,有時候為了需要,還得穿和服示人。

    她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讓自己顯得普通點,低調點。

    隨著一路交談,車子慢慢來到了郊區。

    關平把車子停在一個十字路口,等了會,當手機里傳來刀疤的聲音后,又掉頭回轉,大概開了800米,最終從左手邊的一條岔道進了一棟民房。

    進到房里,林義問:“刀疤在哪呢?我怎么沒看到?”

    關平說他在小溪的另一邊,也開一輛車遠遠吊著的。平時一般不見面,也不住一起。

    “那他住哪?”

    關平把手里的望遠鏡給他,指指左前方說:“在那小山頭的左起第七棟木房子里。”

    林義有些好奇,拿著望遠鏡一看,剛好在第七棟民房的窗臺上看到了刀疤,此時后者也正用著望遠鏡四處察看。

    當從鏡筒里看到林義時,還傻傻的笑了笑,算是打招呼。

    “刀疤的日語學會了么?”

    “會了。”

    說到這,關平頓了下,又補充道:“差不多一口純正的東京口音。”

    聞言,林義有點訝異:“他怎么學的?一年就會純正的東京口音?”

    “他語言天賦很強的,以前作戰…”

    說到這,關平咧開了嘴,不說了。

    見狀,林義翻了個白眼,也不再問。

    二樓一間密室,先給林義倒了杯茶,接著吳景秀就給他遞了一摞文件。

    然后,吳景秀開始了細細講解:“現在日韓兩國的半導體行業之所以能夠縱橫全球,與美國對它們的產業轉移有著最直接的關系。

    在全世界半導體行業歷史上,一共發生兩次大的技術轉移。一是上世紀70年代自美國轉移到日本;二是80年代從美、日轉到了韓國和我們t灣省。

    作為半導體技術的締造者,美國曾經在產業和技術上一直都把持著絕對的話語權。

    而在扶植日本和節省人力成本的訴求驅動下,美國從朝鮮戰爭后期逐步將組裝等尾部環節轉移到了日本。

    1953年,尚在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副社長任上的盛田昭夫引進了晶體管技術,造出了日本第一臺晶體管收音機。

    隨后兩年,盛田昭夫將公司商標改名為“sony”,造就了一代消費電子宗師級企業。

    1959年,sony出口美國的收音機便已達到了400萬臺。1965年更是飆升至2400萬臺,一時之間,madeinjapan名聲大噪。

    sony收音機,這是日本在半導體產業上的首次嘗試。此后,日本在半導體消費級應用上一發不可收拾。

    而此時,美國則是將半導體應用逐步轉移到了軍事領域,憑借出色的產品,貿易順差拉大,這也成為了后來日美貿易的導火索。

    在嘗到了半導體產業所帶來的紅利之后,日本對于核心技術也愈發渴望,研發步伐不斷加快。1959年美國集成電路產生,但兩年后的1961年日本就拿出了自己的第一塊集成電路。

    半導體產業的興盛也寄托著日本政府對于拉動經濟復蘇的目的,因此不少政策都進行傾斜,以關稅壁壘和貿易保護來保護本土半導體產業。

    另一方面,美國企業在日本興盛的半導體行業上看到了極大的潛在市場,但囿于嚴格的政策保護無法開展,最后只能以合資+技術專利轉讓的形勢進入市場。

    1968年德州儀器與索尼成立合資公司,各占50%股份,其中德州儀器在3年內將ic電路制造技術轉讓給日本,這種技術轉讓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日本半導體技術領先的壁壘。

    隨著對內政策支持、對外技術學習,日本半導體產業不斷緊追。1970年,ibm拿出dram芯片后,日本nec公司在次年就也拿出了dram芯片。

    相比于日本的進步,美國此刻苦惱的則是與日本之間龐大的貿易逆差。1971年,日本受ic電路進步刺激的計算器產業發展迅速,以至于美國市場80%的計算器產品皆為日本制造。

    美日貿易摩擦因此冒出苗頭,很快,美國就拒絕提供給日本核心的ic集成電路,以致與在1974年日本的計算器在美國市場份額狂跌27%。

    為了在技術上趕超美國,慘遭“腰斬管制”的日本決定加大投入,并且押注于dram產品。

    日本通產省開始對國內的六家半導體公司進行經濟補貼,從1972年至1976年間,這些公司一共獲得了大約獲得了2億美元的補貼,大大推動了日本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除開政府經濟援助,通產省還將富士通、東芝等日本最大的5家計算機公司研究所聯合起來,組成了vlsi(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組合,以期畢其功于一役,集一流企業以競爭合作的模式打造出世界領先的技術優勢。

    80年初,日本已經可以做到領先美國半年生產出64k容量的dram。1986年,日本正式擊敗美國,成為了世界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國,dram份額占到了全球80%,在“舉國砸錢、信息互通”的措施下,日本的vlsi策略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成功。

    隨著日本半導體行業的騰飛,日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也在不斷加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