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100萬日元。” 林義沒搭話,心里卻在想,這東西要真的是1gb規格dram樣品,那一點也不貴,花的非常值。 接下來,吳景秀又把文件上的資料口頭詮釋了一遍: “日本顧問團只是三星龐大情報網的冰山一角。 除了這種或灰或黑的情報交易。三星尤為注重市場調研,并網絡相當數量的全球優秀人才以洞察市場先機。 三星與日本半導體企業市場調研人員的體量,相差有數十倍之巨。日常的數據統計,并非這些市場調研人員的首要工作。他們的主要職責,在于感知并準確預測市場需求。 比如,一個市場調研專員被派到中國來,他要在中國住上一到兩年,學會講普通話、吃中國飯、了解中國人的喜好,做完了這些功課,再確定三星應該給中國人生產何種dram產品。 要做到精準的需求預測,離不開天生的直覺,這種市場嗅覺無法經后天的教育培訓得來。 因此,即便是三星董事級別的高管,每年都需要不設頂薪,為公司物色一名這樣的人才。 在他們看來,一個市場決策,可能直接決定了今后的資本開支計劃,錢一花出去,就找不回來了。 而在這些頂級人才進入公司后,迎接他們的是更殘酷的競爭。一個慣例是,如果40歲還未當上部長,就必須從公司滾蛋。 這激烈的內部競爭,讓身居高位之人都不可絲毫懈怠。 與之不同且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日本半導體企業內,各部門之間有一條鄙視鏈:研發、量產、市場,這種分工高下就類似于中國古代的“士農工商”,觀念之根深蒂固,很難動搖。 如果一個研發人員被調到了市場部門,那他一定認為自己沒前途,要完蛋了。 除去分工高下之別,日本的半導體產業人員在走向高位之后,便逐漸遠離一線車間,不再了解最先進的技術,有如隱士一般。 這造成的一個問題,就是每個職能口,實際上都被能力不逮之人所占據,有能力的普通職員,早早的就不干技術活兒了,當了領導,卻又離市場太遠,這便不能履行他在公司的領導職能。 目前分工如此割裂,我認為將來日韓半導體企業之差距,會越拉越大。 在三星以其嚴密龐大的情報網偷師日本老師之技術產品、以優秀的市場調研團隊把握電腦行業之變化、以廉價生產技術提供的dram沖擊市場之際。 可以預見,日本半導體企業如果再不變通,將會迎來滑鐵盧,節節敗退?!? 聽她報告完,林義沒第一時間出聲,而是認認真真、極有耐心的把所有文件資料都查看一遍才松弛下來。 閉上眼睛,靠著座椅,林義的內心此時有些不平靜。 當初之所以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吳景秀的“我行我素”。除了自己當時的實力弱小、人才極度缺乏外。 其實也未嘗不是看中了她這種“無所畏懼”的性格。 因為在這個年頭,以林義的經驗來看,有個“刺頭”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 利用她這“無所畏懼”的性格,有時候可以在“無解”的局勢里,心存希望的找到一個破解之法。 當時她提出要搞芯片,林義雖然沒爽快答應,但內心何其不想搞一搞,后面提出的“以低芯養高芯”就是證明。 只不過他也沒想到的是,把吳景秀派到日韓會有這么大的收獲。 收貨大到林義自個有點糾結了,根據吳景秀的野心和行事方法,芯片肯定是往大了走,往高端走。 這與他當初計劃的“低芯養高芯”是不一樣的,甚至背道而馳的??墒且艞壢绱舜蠛镁謩?,不用女人說,林義自己這一關就過不去。 經歷過后世芯片之痛的自己,何嘗不想熱血一把,拼搏一把。 到此時此刻,林義也明白了,這女人先是說日本半導體的“昭和陷阱”,接著又說韓國半導體的“三星諜戰”。 其實是給自己建議了一條芯片要走的方向,一條艱難險阻里可能成功的方向。 同時也是用這種方式游說自己搏一把前程。 雖然她至始至終沒開口提過一句,但經過幾年的相處,兩人都非常熟悉彼此,明白彼此。 林義又掙扎了會,此時內心一個聲音告訴自己“求穩,自己不缺錢路。” 而另一個聲音又告訴自己“搏一搏,單車變摩托。”“中國芯能不能有一絲機會崛起,最后的希望就在今明兩年,過了這個村就再也沒這個店了?!? 因為過了這2年,隨著互聯網和半導體產業的高爆發,一波波超級紅利會讓西方把封禁之門徹底鎖死。 在椅子上又沉默了會,林義突然睜開眼睛看向對面的女人,鄭重的囑咐:“搞半導體搞芯片我支持,但有一點你一定要記住。 雖然現在這些手段很有必要,但光明正大的才是永恒的。 明白我的意思嗎?” “林總你放心,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我明白的,” “那好,所有一起,你需要多少資金?” 聽到這話,吳景秀徹徹底底松了一口氣,心想這死寂死寂的5個小時沒白捱。 “分三期走,一億美金?!? 說著,女人沒給林義頭疼外加反悔的空擋,拿過一份文件攤開就說:“這是我這一年來調查后做出的慎重考慮。 里面包含了芯片各節口所需要的人才、生產線的購買、香江辦工的地址、芯片今后要走的路線…” 又看了一遍文件,林義就說:“既然要做,就快,我擔心再過一段時間生產線會把控更嚴,就算你不走常規渠道,也難以求到。” 吳景秀很是贊同的點點頭,“好,要是加緊時間的話,我需要一批特殊人才,像我姐夫和刀疤這樣的人才?!? 林義翻個白眼,知道她想干嘛,但也沒反駁:“要關哥回去一趟吧,看能不能招攬一批過來?!? 接著把關平也叫了進來,三人就具體細節好生商量了一番。 比如這抽屜里密密麻麻的絕密技術資料或樣品,林義是絕對不能碰的。因為萬一出了問題,那就意味著大麻煩。 “我之前和姐夫商量過,等明天那個樣品一到,就讓他先帶著所有東西回國?!? 林義看向關平,慎重的囑托:“關哥,這個可要小心。 不然損失金錢是小事,被抓包了,免不了要進去蹲幾年的?!? 關平點點頭表示知道,說有自己的渠道,不用擔心。 接下來三人又商量了技術人員去香江的掩飾身份和路線。 生產線和精密儀器的購買渠道和運輸渠道。 最后,關平和吳景秀提了個建議,所有大陸境外的活動,林義不得插手。 大陸境內的活動,短期內也不能明目張膽的接手,以免出現意外,唯恐波及到他。 林義心一暖,卻也沒拒絕,不是自己怕死,而是自己扮演的角色太重要了。 凌晨時分,三人會議終于結束了。 緊繃了一天,驟然松弛下來,困意頓時來襲,林義有點招架不住了。 拒絕了關平吃夜宵的邀請,打個哈欠,林義起身想要回房休息的時候,吳景秀叫住了他。 看著林義和關平一起看向她,女人直接說:“姐夫你先走,我和林總有點事情需要商量?!? 聽到她稱呼“林總”,兩人就知道她有重要的事情要說。 關平很是規矩的起身離開了,臨走前順帶把外邊的門也給關上了。 林義強打著精神問,“還有什么事?不能明天說?!? “有些事我怕明天說不出口?!? 這正經的語氣讓林義怔了下,頓時困意消除不少,“沒聽錯吧?天底下還有你害怕的事情?” 吳景秀此時沒了以前的個性,很是認真地說,“林總,如果我和姐夫將來要是出事進去了,姐姐和侄子就靠你幫襯了。” 林義皺了皺眉,低沉著嗓子問:“你們在哪露出破綻了?” 頂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