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項目前期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一些雜事有張偉暫時兼任就完全足夠了。 郭陽玩笑似的說道:“向總,準備給自己開多少工資啊?” 張偉也豎起來耳朵聽起來。 反倒向天山這時有點羞澀,支支吾吾的,想了又想,才從嘴里憋出一個數字:“8…8000元?” 郭陽看著他扭捏的姿態,實在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看他這模樣,向天山慌了,忙說道:“要不5000也行,但每個月得按時發工資。” 聞言,郭陽神色卻嚴肅了起來,他想到了前世的兩個同學。 一個學農的班級,全班42個人,最后卻只有三個人選擇了從事農業。 一個是他,選擇了自己單干。 另外兩個同學進了種植企業,不僅工作累、環境差、待遇也不高,更是常常面臨拖欠工資、項目爛尾、老板跑路…… 其中一個同學六年換了五家公司,爛尾了三個項目,好在最后順利考公上了岸…… 另外一個同學被某A股退市企業拖欠了14個月工資,最后在項目爛尾前夕精準離職并拿到了錢, 但轉身又被拖欠了一年工資,這次卻沒有那么好的運氣…… 農林牧漁業在各大招聘網站的平均待遇更是常年墊底,地位穩固,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向天山的模樣讓他想到了這一行的艱難,年年都是一號文件,卻遲遲難見起色。 “老向,工資說好了你定就是你定,8000一分不少,而且肯定按時發,另外吃住路費全包。” “鹽堿地改良項目我就交給你了。” 向天山激動的握住了郭陽伸出來的手。 郭陽看他這模樣,好奇的問道:“輝煌種業拖欠了你們幾個月工資?” “五個月了。” “那這個公司不行啊。” “公司還可以,項目也是好項目,就是前期成本沒控制好,投資方也遲遲看不到效益,不太愿意繼續注資了。”向天山忍不住辯解道。 “你說,輝煌的人好挖過來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