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從武威進入民勤,沿路都是大面積的耕地,開春后便會種上各種瓜果蔬菜。 紅崖山水庫已經調來了黃河水,污水已經稀釋。 水庫的生態治理工程被苜禾農牧承接了下來,開春就會在庫區周圍的沙漠里用麥草固沙,種植梭梭、紅楊、沙棗。 等到了石羊河下游,沙塵陡然多了起來。 也發現了幾個植樹治沙項目,有政府的,也有民間公益機構的。 遠遠望去,連起來的方格子,就像是一張巨網,將沙漠鎖住。仔細去看,草方格里種的是檸條、棒、梭梭等植物。 河流尾閭的青土湖附近,大面積的鹽堿地裸露,白的一片,看起來像雪。 郭陽想道,“等水來了,將來青土湖附近也可以種上苜禾1號。” 騰格里沙漠,扎子溝一帶。 沙海農牧已經拿下了這片綠洲邊緣的戈壁和沙漠70年的承包權,面積約6.3萬畝。 頭戴棒球帽,腳穿沙漠靴的郭陽緩步爬上沙丘,旁邊跟著陸漢斌和一個又黑又瘦的男子。 沙漠松軟,一腳踩下去,便陷進去三五厘米。 郭陽指了指遠處綠洲邊緣淺淺的沙化土地,表面上還有些植被。 這里計劃建設日光溫室,利用豐富的光熱資源建設發展果蔬產業。 “潘工,多久能把這片沙丘推平?” 潘章成,三十三歲,畢業于技校駕駛專業,原是某國企的沙漠推土機手。 常年奮戰在沙漠油田開發最前線,先后駕駛過各種沙漠機器。在被稱作“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這是最艱苦、最能考驗人的職業。 為了把這人挖過來,郭陽先是出了高薪,又特意從美利堅進口了價值三百多萬元的沙漠推土機,并了1點自然能量進行改造。 潘章成琢磨了片刻。 “十臺推土機的話,至少得干1個月。”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