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戈壁上的溫室-《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1/3)頁
郭陽思考了片刻,目光停留在遠處螞蟻似的推土機上。
“行,那就一個月。”
“漢斌,給你放權,沙海農牧這邊就交給你了。”
陸漢斌眉毛不自覺的抖動,風沙遮擋不住眼里涌現出的驚喜。
“老板,我以前也沒有治理沙漠的經驗。”
“大膽的去嘗試,相信你自己,公司愿意承擔伱犯錯的成本。”
隨著管理體系的成熟,郭陽隨時能為沙海農牧找來掌舵人。
但他愿意給陸漢斌一個機會。
隨后的兩三個月時間里,兩千畝戈壁和荒漠逐漸被推平,幾百個連片的溫室拔地而起。
縣里也依托沙海農牧的土地開發項目,借機在附近的夾子灘設立了移民點,集中進行生態移民安置。
并推動金融政策,讓有意愿的農戶貸款自行建設溫室。
不想貸款自建的也可以承租溫室大棚,或者參與有償的防沙治沙勞務。
整個三四月份,扎子溝一帶熱鬧非凡。
張競的攝影機似乎一刻也沒停過,每天都在松軟的沙土來走來走去,和栽樹植草的勞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麥草桿和稻草源源不斷的送來,連片的草方格很快成型,在沙漠邊緣蔚為壯觀。
而在靠近湖區的區域,已進行封沙育林。
在流動的沙丘上種梭梭,澆水是個問題,以前農戶大都不澆水,存活低。
但沙海農牧配了水車,在水車上裝了水泵,水管可以直接連接到沙漠里。
這么大的面積,移民的數量也有限,想全部栽完并不現實。
但沙海農牧委托了航空俱樂部專業飛播種草機組,在隔離帶邊緣飛播籽蒿、沙蓬、沙拐棗等牧草3萬多畝。
恰逢今年春季雨水較好,種子的發芽率可觀,預計植被覆蓋率能達到70%左右。
飛播過牧草的流動沙丘最終會被固定住。
但由于濫墾濫牧和連年干旱,沙漠邊緣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上世紀60年代沙漠邊緣還分布著40多萬公頃梭梭林,現在只剩下20多萬公頃。
在許多農戶的院里,都能看到成垛的死梭梭,都是準備用來燒鍋爐的。
經生態專家預計,若想遏制住騰格里沙漠往民勤的入侵態勢,至少要在沙漠邊緣飛播牧草兩百多萬畝。
陸漢斌大步流星的穿梭在連片的日光溫室里。
溫室主要分為兩種,“土墻+鋼架”日光溫室和采用磚墻夾黃沙筑墻的高標準日光溫室。
沙海農牧直接參與種植的日光溫室少,種苗繁育、貯藏加工、冷鏈物流、包裝營銷才是沙海農牧的布局重點。
幾名正在搭建鋼架大棚的老漢湊在一起閑聊著。
“老丁,你種了那么多年菜,這種溫室種菜的技術會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