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風起-《開發(fā)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1/3)頁
沙洲種業(yè)。
當謝方林得知天禾還有60萬斤玉米種子要投入市場時,整個人都emo了。
玉米種子可是沙洲種業(yè)的主營業(yè)務之一啊!
60萬斤對沙洲種業(yè)來說雖然不多,但天禾就像是一根刺始終橫鯁在喉,讓謝方林難受不已。
“天禾怎么敢的啊,又是從哪里冒出來的那么多玉米種子?”
在他對面,五大三粗的老曹也郁悶不已,
“天禾這一年的大動作太多了,大伙都等著看天禾在辣椒種子上栽跟頭,忽視了近在咫尺的九泉良繁基地。”
“良繁基地?”
謝方林也反應了過來,沉默了良久。
良繁基地他們當然知道,很早之前就派了人去打聽消息,可是天禾對良繁基地的保護措施很嚴密。
干活的工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再加上,天禾的辣甜椒示范基地、鹽堿地等項目鬧得沸沸揚揚,以至于他們的主意力都被分散了。
謝方林怔怔的問道:“天禾就一點也不怕庫存積壓嗎?”
“我也納悶呢,近幾年玉米種子嚴重過剩,種子公司損失慘重,天禾咋還一個勁的還里擠呢。”
“現(xiàn)在制種基地的爭奪也日趨激烈,成本越來越高。”
謝方林皺著眉頭,對公司今年的業(yè)績依然不樂觀。
但他也不看好天禾的玉米種子銷售。
玉米種業(yè)早就是一片紅海,瀕臨破產(chǎn)邊緣的種子公司一抓一大把!
而且隨著科研機構對育種的重視,新品種、好品種層出不窮,品種的更新?lián)Q代速度非常快。
如果一個好品種不能再2-3年內(nèi)推廣開,審定2-3年后就會被市場淘汰。
然而,天禾展開的宣傳攻勢再次給了沙中種業(yè)迎頭棒喝!
誰tm這樣搞玉米種子宣傳的啊!
天禾60萬斤玉米種子,也就幾萬畝地的種植面積,需要這么夸張么!
……
某處糧瓜菜綜合制種基地,
基地面積大約5萬畝,是南韓世農(nóng)公司的專有生產(chǎn)基地。
金勇順將一份報紙放下,電視上也在播放著時事新聞。
不屑的笑了笑。
報紙和電視上都在宣傳天椒1號助農(nóng)增收、低投入高收益等種種新聞。
金勇順因為懂華夏語言,便被總部派來華夏負責分公司的種子業(yè)務。
西北地區(qū)極好的自然地理條件,廣袤的土地,低廉的人工費用,對土地資源貧乏的南韓來說就是一塊寶地。
在華夏生產(chǎn)種子和各類蔬菜,然后將種子就地銷售或者是出口到其它地區(qū),
南韓種子慢慢的搶占了本地品種的生存空間。
銷售種子的同時又將蔬菜運回國內(nèi),一條完整的產(chǎn)業(yè)鏈在幾年前就已經(jīng)形成。
而隨著針對本地氣候條件而培育的種子問世,金勇順仿佛看到了南韓的種子所向披靡的場景。
尤其是辣椒等蔬菜育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