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是啊,土壤缺乏鈣鎂等元素,只用有機肥恐怕不夠,得上化肥了?!? 這是周述面臨的最現實問題,品種是好品種,但一邊是土地缺肥,新發的葉片嫩梢開始泛黃。 一邊又要少用化肥,還不好反對,因為是老板確實這么提了。 所以這次老板能來,周述也直言不諱,如果真不能用化肥,那也沒必要在這干了。 有機果園? 樹都長不大,全是老小苗,搞個母雞的有機啊! “春季沒施肥?”郭陽問。 “冬季埋了有機肥,但營養來得太慢,這次剛好用無人機噴施點葉面肥,但還是不夠,得上尿素,博肥勤施,早點讓樹發梢。” 郭陽很快就明白了癥結所在,周述說的確實有一定道理。 說明嘉禾在果園的技術體系上下不暢通,決策的人不太懂果園的種植管理。 就算要搞有機農業,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也可能和采購管控有關,有機肥內部能提供,而化肥則需要外購,又是大宗物資,隨便一貪,就是幾百萬。 畏手畏腳,這是弊病。 郭陽也沒當場下指令,而是打了幾個電話,詳細了解了情況,才有了決定。 這時,莫從偉等人已經操縱著無人機飛了起來,懸停在廂頭。 等調控好后,就開始沿著筆直的廂壟噴灑霧化的葉面肥。 另外還有一臺大疆的航拍機跟在一旁記錄噴灑的過程。 圍觀的村民也連連稱奇。 就算是周述等見過國外機械化作業場景的技術人員,也被這一幕驚訝住了。 郭陽淡然的對周述說道:“溝通好了,該施肥施肥,尿素也可以上。” “好?!? 周述笑了起來,別的不說,老板這行動力夠可以。 “老板你放心,化肥不會多施,等有機肥見效,土壤改良好,就逐漸斷掉化肥,品質保管不會差。” “行,三年后我要吃到果子,有問題沒?” “沒問題,只要肥能跟上,這樹長得快,三年掛果不成問題。”周述笑道。 “老板,你等會兒去看看苗圃就知道了,半年時間就能出圃的苗木可不多見。” 無人機的飛防看起來很成功,這邊也有莫從偉在跟著,郭陽便和周述去看了看苗圃。 苗圃也很現代化。 總共投入了約300萬元,建成了這么一座柑橘無病毒苗木基地。 比郭陽當初預想的1000萬要節約了三分之二。 整個苗木基地由無病毒苗木采穗圃網室、育苗溫室、設施大棚、母本園、苗圃150畝和示范園350畝組成。 “老板,目前基地已經收集整理優良柑橘品種47個,其中脫毒品種21個,脫毒母本8000余株?!? “哪來的?” “我們和川農、西南大學、中柑所都建立了合作關系,品種主要是從中柑所引進的。” “噢?!? 柑橘的品種一共有兩千多個,所以基地里這四十多個不足為奇。 不過郭陽還是認真的看了看,就當是學習嘛。 溜達了一圈,郭陽對品種情況也摸透了。 “今后幾年,除了自有品種外,還要重點推廣不知火、愛媛、春見、大雅等苗木?!? “好?!? “預計一年產能是多少?” “每年可以出圃50萬株優質柑橘無病毒營養缽苗木,基本是全省最大了,但比重慶差不少,主要的競爭對手也是重慶。” 國內柑橘科研最權威的要數華中農大,有國家柑橘產業首席科學家鄧秀新院士; 其次就要數重慶的中柑所和西南大,又聚集了美利堅施格蘭、新加坡復發中紀、濠江恒河3個國際大型龍頭企業,還有9家國內的苗木企業,還有農業部948項目引進的上百個優良柑橘品種。 甚至良種無病毒工廠化容器育苗都是施格蘭從老美引進的。 在苗木建設這塊,重慶的優勢直接拉滿了,育苗能力在幾年前就達到了1000萬株。 不過重慶除了雜柑,還有臍橙,再說在雜柑新品種推廣上,大家都處在同一起跑線。 郭陽還知道哪些雜柑品種更適合西南地區的環境。 嗯。 優勢在我。 也許這一世鮮食雜柑能更早火起來。 從苗圃基地出來,莫從偉那邊也快忙完了。 “沒問題吧?”郭陽問道。 “可以了?!蹦獜膫c了點頭,“發布會定在5月28日召開,老板要不要參加?” “大疆的航拍機也一起嗎?” “對,還有新款的獵豹拖拉機也要發布?!? 郭陽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我就不去了,但會上網關注這事的?!? 莫從偉稍微有些失望。 “對了?!惫栂肫鹨皇?,“無人機飛手的培訓有計劃嗎?” “在飛手訓練這塊,從運輸麥秸稈,水稻播種和飛防,果樹飛防,東和農機一直是全程參與的,已積攢了幾千多個小時的經驗。” 莫從偉想了想,又說道:“農藥配比,種子用量這塊的經驗也是他們在負責總結。” “那對外培訓呢?” “也是由東和負責?!? 郭陽從昨天就有思考過,“以后飛防可能普及得很快,單靠東和還不夠,最好能成立個飛防學院之類的培訓機構。” “普及應該沒那么快吧?” “早做準備?!惫栒f道:“各個子公司也需要培訓飛手,不能全指望東和?!? “10萬人吧,國內的水稻田就至少需要這么多飛手,就先定為十萬天兵計劃吧!” 不只是莫從偉,就連在一旁聽著的周述都有點咋舌。 10萬天兵? 那是不是還有10萬天將,湊齊就可以去攻打峨眉山的猴子了。 莫從偉對普及速度沒那么樂觀。 近半年來,無人機經過多次優化,定價也降低到了10萬元上下,但大部分農民依然很難承受。 相比雅馬哈,豐凱在能效上確實有很大優勢。 但島國農戶和國內農民經濟能力差距不小,想快速推廣開,并沒有那么容易。 莫從偉也不是很自信。 當他回到鵬城,把這一消息和團隊做了溝通后,眾人也是想法各異。 “10萬天兵計劃,聽起來不錯,從長遠來說,我覺得沒毛病。” “會不會太趕了?” “又不是一次性培訓完?!? “管他的呢,發布會終于要召開了,期待已久啊!” “不只是我們期待,業界也很期待,有很多航模愛好者都在打電話催。” 當豐凱的無人機在沙海走紅的那一刻起,眾人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 只是大疆的航拍無人機雖然做出來了,但運動相機的畫面還不夠高清,對于一款航拍機來說,這是致命傷。 此前發布會一拖再拖,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不過也無所謂了。 現在植保無人機才是主角。 豐凱也不搞預訂那一套,嘉禾內部都已經用上了,生產基地也是現成的,不用看單下菜。 發布會只是個形勢。 郭陽也回到了酒泉,做著出國前最后的準備。 5月28日,下午三點五十。 郭陽在辦公室里打開了電腦,觀看著這場備受期待的發布會。 現場在鵬城會展中心舉行,預計四點開始,預期時間一個半小時。 不少前來的記者都覺得這個時間不錯,喝個下午茶,就可以前去參會了。 等四點鐘時,發布會現場已經坐滿了人。 當蒲飛、莫從偉、汪濤走進會議廳,閃光燈紛紛亮起。 “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的發布會,這是大家一起見證豐凱植保無人機改變全球無人機行業的一天?!? 現場安靜下來,靜靜的看著莫從偉,原來這個黑臉漢子才是今天的主角。 這一刻,郭陽覺得穿上西裝的莫從偉,有種獨特的氣質。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