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現在緊要的是要解決化肥的供應鏈,這是德農目前最大的困境。”袁文武說道。 德農雖然是滿倉儲備,但相比需求,儲量也并不多。 可能春耕還沒結束,倉庫里就沒貨了。 德農采購經理楊扶云沉吟道:“已經和上游的供應商聯系了,目前正在全力生產,但恢復給德農供貨至少得等到下半年。” 下半年供貨,意味著中間會有兩三個月的空窗期。 會議室里,眾人都在出謀劃策。 進軍上游的化工生產是必須的,但時間上來不及,當前依舊要以采購為主。 焦點都聚焦在上游化肥廠上。 郭陽輕輕拍了拍桌子。 眾人一直在注意著老板的神態,一時之間,會議室里安靜了下來。 雪災的前后布置,都是老板一手強勢推動的,如今局勢大好,每個人都充滿了敬佩。 “河西牧業的有機肥呢?” 郭陽說道:“化肥生產來不及,但將河西牧業的商品有機肥生產銷售剝離給德農,有沒有問題?” 只思考了片刻。 “可以。”袁文武說道:“現目前商品有機肥的價格在400~1000元/噸,可以替代一部分。” 有人問道:“河西牧業的有機肥品質怎么樣?” “主要是精制有機肥料。” “那只需要改生產工藝和模式,時間來得及。” 商品有機肥的生產原料豐富,種類繁多,按主要組成可以分為::糞便有機肥、秸稈有機肥、腐殖酸有機肥、廢渣有機肥、污泥有機肥等。 河西牧業主要是畜禽糞便和作物秸稈。 但按生產模式卻屬于精制有機肥料,主要用于綠色和有機農產品,以提供有機質和少量養分為主。 用于大田農業生產可能會存在養分不足。 所以需要另外兩種模式。 一,有機無機復混肥料類,既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機質,又含有較高的速效養分; 三,生物有機肥料類,產品除含有較高的有機質外,還含有可改善肥料或土壤中養分釋放能力的功能菌; “那就這么定了。”郭陽側身對寧小婧說道:“去問下丘總,這會兒能不能參加視頻會議?” 三言兩語,就有了解決方向。 不一會兒,河西牧業總經理丘景讓上線。 郭陽直接說道:“商品有機肥的生產和銷售,集團準備剝離,交由德農負責。” “沒問題啊!”丘景讓爽快的答應下來。 糞便的處理和環境污染是讓牧場最頭疼的事,如今能交出去,對河西來說,是好事。 但細思了一下,丘景讓問:“是要對外銷售嗎?” “對。” “嗯…有個問題,集團的有機肥一直是對內,目前的產能只能滿足內部需求。” 丘景讓詳細說了下。 一頭成年牛每天產生20公斤牛糞,一年約7.3噸,40萬頭就是292萬噸,加上肉牛肉羊,輔料,年產350~400萬噸。 目前的使用大戶是金塔和澤普的100萬大豆基地,每畝2噸,就是200萬噸; 東部牧場要供應30萬畝濱海有機大豆基地,每年100萬噸; 四個果園基地每年也要用去3~5萬噸; 阿魏戈壁和疆省的牧場產生的有機肥,青禾農業的200萬畝戈壁自己就能完全消化; 烏拉特草原基本也是在草原修復過程中,自己消化,過兩年,還要承擔文冠果能源林的改土; 南方麻風樹今年就要移植,有機肥已經被預定了…… 算下來,真沒有多余的。 郭陽聽完,思考了一陣,就有了權衡。 “一,在現有的生產線上擴大產能,因地制宜獲取原材料,除了畜禽糞便,風化煤、草炭土,以及嘉禾糧油的農副產品廢棄物等等都可以利用。” “二,烏拉特草原和麻風樹以有機肥做基肥的方案都緩一緩。” “三,德農還有110萬噸儲備,銷售策略變一變,多爭取點擴產時間。” 從長遠來看,綜合使用有機肥和化肥對土壤是最好的。 1949年以前,我國土地施用有機養分占99%以上,到80年代時,都還有60%。 但隨著化肥工業的興起,有機肥料的弊端顯現出來,到今年僅有20%出頭。 糧食蔬菜產量越來越高,但代價是耕地質量下降,山地土壤流失嚴重,物化性質越來越差:酸、瘦、板、粘、旱……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農產品品質。 水稻籽粒品質欠佳,果品的水分含量高,/酸比不適宜,茶葉的色、香、味較差…… 也就是常說的,沒以前那味了,這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詬病。 吃飽了,就開始追求更高的品質,這也是市場需求所在。 目前,全國各地的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都開始興起,對有機肥料的需求快速增長。 以贛省為例,針對有機農業的精制有機肥,年需求量達到了120萬噸。 算上其它有機肥,總需求約150萬噸。 全國的硬性需求,2000萬噸是有的,潛在需求就更高了。 畢竟現在的有機肥施用平均水平很低,即使是果蔬、茶樹、烤煙、卉,每畝用量也才300~500斤。 大田作物就更低了,僅200~300斤。 而實際上,有機肥的養分要比上化肥,每畝的用量至少也得2~3噸。 一是因為價格,二是因為勞作強度更大。 所以,德農對外的有機肥生產必須要添加氮磷鉀等無機化肥成份,成本也要降得更低。 一點一點商討后,方案終于定了下來。 德農在三年內,要實現年產2000萬噸商品有機肥的計劃。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要供集團內部使用。 另外的,除了對外銷售,和嘉禾糧油合作的種植基地,也將會加大有機肥的使用比例。 這場視頻會議,直到中午時分才結束。 … 三月初,雪災造成的損失已不可挽回,好在南方的天氣逐漸好轉。 西北大地也漸漸走出寒冷。 這個冬天,對嘉禾,也具有深刻的意義,元旦后分了房,春節期間給員工分了紅。 而在這場南方雪災中,嘉禾體系也展現出了強勁的競爭力。 不僅農資上突飛猛進,河西乳業、嘉禾超市、嘉禾糧油也取得了耀眼的成績。 “咚咚。” “進。” 寧小婧走了進來。 “老板,財務把去年的營收數據發來了,只是微光和藍星沒有提報去年的財報,說是你的吩咐?” “是。”郭陽抬頭接過報表,瞄了一眼,又問道:“搬遷儀式準備好沒?” “一切妥當,如約舉行,市里和省里的領導都會準時參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