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沖擊-《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JCIA聯盟就完全避免了這個問題。
棉花品種由天禾提供。
在疆省主要是兩個優質品種,一個是天棉20,另一個則是天雜棉1號,兩個品種都有極其強大的品種優勢。
同時在種植、管理、收獲、加工、運輸、儲存等環節也是高度統一。
產量和品質都由此得到了保證。
除了疆省,在長江和黃河流域,天禾也推出了棉花品種,只是推廣并沒有那么順利。
究其原因,還是棉花品種權管理太亂。
棉花品種選育速度快、類型多,但品種的適應性、穩定性不足,尤其是機采品種大多難以突破。
同時,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也在大幅增加。
多種要素導致了如今的棉花產業困局。
同樣的例子也發生在了甘蔗和甜菜產業上,不過甘蔗和甜菜是品種老化、類型太少。
看完祁子文有關棉花的匯報后,郭陽開始回復郵件。
想了想,最后落筆了四個字:不破不立!
除了利用期貨對沖風險,無論采取怎樣的措施,國產棉花和白糖都很難避免來自阿三的沖擊。
期貨對沖上,嘉禾已經做了,從種植到服裝,都有企業加入了進來。
JCIA經過幾年的發展,紡織和服裝產品的質量也逐漸得到了市場認可。
所以,讓風暴來得更猛烈些!
淘汰低端種植戶,淘汰低端品種,淘汰低端紡織企業,打造國潮服飾品牌,重塑產業格局!
風暴越猛烈,在狂風暴雨中存活下來的企業才能爆發出更強勁的活力!
給祁子文回復了第一封郵件后,郭陽才開始看起了有關阿三土地和水資源的調查。
調查來自于嘉禾內部,除了程迪的渠道,嘉禾也在收集阿三的相關媒體信息。
在調查的結果里,馬邦的幾個主要甘蔗種植城市,在今年都因為水資源爆發了激烈的沖突。
而在邦與邦之間,比如馬邦和卡邦,也因為爭奪水資源爆發了械斗。
嘉禾有記錄的搶水沖突就超過了兩百次,相比前兩年同期,幾乎是成倍成倍的增長。
而根據阿三部分媒體的報道,土地退化的惡果也開始顯現。
但在辛格政府的大力宣傳下,人們只注意到了產量的提升,忽略了為此付出了什么樣的資源。
郭陽在研究了一番后,先把郵件轉發給了楊成,隨后又把電話打給了棉麻公司的季林川。
電話接通后,郭陽開口道:“我給你轉發了份郵件,你看一下,挑一個合適的時機透露給國內外的記者。”
季林川說:“好,我就在電腦前,馬上看。”
郭陽道:“行,我等你,你看一下有什么疑問沒。”
又過了兩分鐘,季林川發出了驚嘆聲,問:“老板,文件上的內容是真的嗎?”
郭陽沉吟道:“事情的真相也許比了解到的還要嚴重,但阿三再怎么拖,明年的棉花和甘蔗產量也會露餡,所以才要找個合適的時機。”
季林川想了想,說:“老板,宜早不宜遲,早一點發出去,能更快減輕國棉和國糖的壓力。”
郭陽又說出了那四個字,“不破不立。”
“再多等一等吧,要給國內棉花從業者一個深刻的教訓!這既是災難,但同時也是發展壯大的機遇。
棉麻公司也要提前籌備,爭取抓住機遇,一舉走出國門!”
同樣類似的話語,郭陽跟著又和糖業公司的鄒坤說了一遍。
阿三的臨時‘爆發’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除了國棉,美棉、澳棉和巴西棉也都在被沖擊的范圍之中。
而嘉禾提前搶跑,有期貨上的超額收益,不僅能彌補現貨的損失,還能借此機會大舉收購,‘不破不立’也正是這個意思。
忙完這兩件事后,郭陽站起身伸了個懶腰,活動活動身子。
一直和他同行的羅修這時也燒開了水,泡好了茶。
郭陽才品了一口,趙希濤又來到了他辦公室。
“喲,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來,也給我整一盅茶水。”
郭陽沒好氣的道:“每天都這個時候來蹭茶喝,你這不是來得巧,而是看著時間來的。”
趙希濤說:“這不你的茶葉更好嘛!”
郭陽搖了搖頭,說:“說了再送你幾盒,你自己不要的,非要來蹭,搞不懂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