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陰氣森森的畫-《大乾鎮魔人》
第(3/3)頁
單純從技巧方面而論,李樗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但卻隱約察覺到,大骷髏操控小骷髏,戲耍小兒,而大骷髏本身也受莫名的力量操控。
極其的耐人尋味。
但很快,他的目光落在第二幅畫。
黃翰林這時候的畫工和筆法明顯更高了一籌不止,刻繪出一個貨郎挑著擔子,搖著波浪鼓吸引孩童,面帶微笑,展示出琳瑯滿目的風箏,紙鯉與小鼓等各式玩具。
孩童們的注意力全部都被那些玩具所吸引,渾然不覺,那個貨郎半邊身軀已然腐爛,藏在身后的手臂甚至露出了一段森然的白骨。
德隆十二年六月初一,桃山居士,《貨郎圖》。
“咦?”
李樗微感訝異,這是黃翰林自己所作?
這一幅圖和南宋李嵩的名作已經沒有太大聯系了,但風格卻是相近的,看得出來,有種強烈的模仿痕跡,而且陰氣更甚。
緊接著,眾人繼續賞析第三幅畫。
那幅畫描繪的是街邊一角幾名孩童嬉鬧,相互追逐的場景。
有個佝僂著身軀,彎腰駝背的錦衣老人拄著拐杖咧嘴而笑,似在享受天倫之樂,但詭異的是,老者全身白骨森然,完全就是個骷髏架子。
旁邊之人對此視若無睹,完全不覺有什么異常。
落款是德隆十三年九月十二,桃山居士,《春社天倫圖》。
此后還有第四幅畫。
那是一副類似自己前世曾經見到過的清明上河圖的街市圖景。
它并沒有那么大的篇幅和規模,只是展現市井一隅,各種販夫走卒。
原本這應該是正常的圖景,但街上那些販夫走卒卻竟有大半都不是正常人類,而是一具又一具的骷髏。
在這當中混進了一個不明就里的外地人,看到這人與骷髏和平相處的畫面,驚悚之中帶著好奇,如入異邦之城。
德隆十四年六月廿三,桃山居士,《桃山市井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