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約莫差不多了,用漏勺將鍋里一整團蛋絲撈出來。 先在油鍋上面顛一顛,把多余的油脂控一下,然后將這團雞蛋絲盛到墊著香菜的盤子里。 “鄔伯,這就是紹式蛋包嗎?” 林旭看得新奇,覺得不管做法還是賣相,都迥然于別的菜品。 鄔春江笑著說道: “對,這就是紹式蛋包,但還沒完全做好。” 他拿著一截大蔥,取蔥白部分切絲,盛在碟子里,再盛一點吃烤鴨用的甜面醬,這道菜才算是正式做好。 高大爺走了過來,對林旭說道: “過去杭州附近是桑蠶區,種桑樹養蠶的人家特別多,這道菜最早叫蝦肉打蛋,后來演變成了蠶絲蝦仁。民國那會兒,社會名流覺得蝦仁弓起來把蛋絲纏住的樣子像是披著蓑衣的老農,所以也叫蓑衣蝦仁,后來傳到外地,就有了紹式的稱呼……這道菜的名字很多,我覺得最貼切的就是蠶絲蝦仁。” 蝦仁像是蠶寶寶一樣躲在蠶絲中,而下面墊著的香菜葉綠油油的,也跟桑葉有幾分相似,叫蠶絲蝦仁還真挺合適。 但紹式蛋包的名字已經寫在了國宴餐單上,所以就只能沿用下來。 不過如今這道菜已經有了衍生品,比如金絲蝦仁,就是把蝦仁掛湖過油炸一下,趁熱粘上炸過的土豆絲。 這樣吃起來更方便,土豆絲相對來說難度也更低。 唯一的遺憾就是土豆絲炸得再好,也沒有雞蛋絲這種又軟又韌還稍稍帶點酥的口感。 說白了,把雞蛋絲改成土豆絲,純粹就是比葫蘆畫瓢,除了賣相有些類似之外,口感和味道都差一截。 “徒弟,嘗嘗吧,你鄔伯做一次不容易,別讓他失望。” 高大爺笑著對林旭說了一句,隨即拿著快子,扒拉著蛋絲看了看,忍不住贊嘆道: “老鄔這都中風一次的人了,炸出來的蛋絲依然這么細,高手就是高手,真挺佩服的。” 剛剛不管何廣昌還是邱耀祖,雖然表面上是調侃鄔春江,其實是在關心他的身體,而戴岳豐之所以沒跟著他搶著做,也是想著讓老鄔趁著能動彈多過過癮。 鄔春江對高大爺說道: “你就別奚落我了,當年用這道菜把我打得找不著北,現在我中過一次風,就更不是你的對手了。” 剛退休那會兒,老鄔覺得終于閑了下來,得好好過一下喝酒的癮,他每天喝得迷三倒四的,最終因為中風送到醫院搶救。 好在堵塞的情況不嚴重,加上家里舍得花錢,做了一系列康復治療,老鄔也主動戒煙戒酒,連濃茶都不喝,總算恢復了過來。 現在除了一些特定場景下有些手抖之外,說話吃飯完全跟正常人一個樣。 林旭拿著一雙快子遞給鄔春江: “鄔伯,這蛋包咋吃啊?直接夾著蝦仁扯嗎?” 一群長輩在旁邊,林旭自然不會第一個動快子,而且他還真好奇這玩意兒怎么吃。 “這吃法很簡單的。” 鄔春江接過快子,夾著一顆蝦仁,順便將周圍的蛋絲也一并夾起來,然后用力一扯,便扯起了一大團。 他先在甜面醬中蘸一下,然后放在小碟子里,夾幾根蔥絲配著吃,看起來像是吃炸醬面似的。 其實從這道菜中也能看出浙菜的擰巴。 明明是道南方菜,吃法上卻偏偏要配上甜面醬和蔥絲,跟北方人吃烤鴨一個樣,但北方人不這么吃雞蛋蝦仁,南方人大部分菜品也沒有配甜面醬和蔥絲的習慣。 這就挺擰巴的。 林旭試著嘗了一口,該說不說,口感真的很獨特。 雞蛋絲柔韌中帶著香酥,里面的蝦仁鮮嫩可口,再配上蔥絲和甜面醬,既開胃又去膩,非常過癮。 “好吃,真不愧是國宴上的菜品,就是不一樣。” 林旭贊嘆一聲,越吃越覺得美味。 鄔春江得意的笑了笑: “我們浙菜雖然評價都不高,但好吃貼胃,否則也不會躋身八大菜系之列。” 何廣昌走過來嘗了嘗,忍不住都囔道: “味兒確實不錯,早知道就不在美食荒漠城市評選的網絡投票中投杭州了。” 鄔春江:“……” 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怪不得那么多人都投杭州呢,肯定是這群王八蛋組織的人手。 邱耀祖走過來,看了眼林旭泡的龍井茶,忍不住提醒道: “小旭,你的茶泡差不多了,再不做菜茶味兒太濃,容易壓住蝦仁的鮮香。” 他這么一提醒,正沉浸在紹式蛋包美味中的林旭這才反應過來,他放下快子說道: “馬上馬上,等會兒希望各位伯伯多多指點!” 說完他架上油鍋,開始做龍井蝦仁。 ———————— 今天更新晚了,不好意思各位。本章5000字,求訂閱,求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