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511.又是一年龍抬頭-《不宋》


    第(1/3)頁

    十一月二十日,陳婆列與陳邦彥奏疏送入升龍皇城,"大越皇帝"陳煚召重臣廷議。

    對于宋朝燕王所提出兵要求,幾乎所有大臣極為驚詫。

    廷議不過剛開始,便怒斥唾罵聲一片,指責宋朝無義,燕王無恥。

    甚至有人高呼,「我泱泱大越,自來堅韌不屈,縱使韃虜肆虐,國家危亡,亦有我輩赴湯蹈火來匡扶,絕不接受宋人這般趁火打劫的要挾!」

    一時間,附和的人越來越多,似乎都很有骨氣的樣子。

    群情激憤的之時,一份急報匆匆送來,「三江府城陷落!」

    隨即,滿殿鴉雀無聲。

    蒙韃不是前日才開始攻城嗎?

    三江府城勉強也算得上是大城了吧。

    萬余地方軍,怎么也得守上十天半個月啊!

    如何會這么快就被攻破了?

    減去消息傳遞時間,豈不是說,蒙韃只用一天多就輕松拿下了!?

    這……這蒙古人,也太恐怖了吧!

    聽說還基本是騎兵,本就不擅攻城。

    如此看來,升龍城也未必可靠。

    等蒙韃兵臨城下,照樣有被攻破的風險,那可就真的要命了。

    一眾王公大臣此刻心中拔涼,惶惶不可終日。

    之前如老僧入定一般的陳守度,這時才緩緩張嘴。

    「怎么都不吱聲了?方才不是還慷慨激昂地喊著要赴湯蹈火么?現在正是到了大越需要你們的時候!」

    重臣們面面相覷,好在陳守度沒工夫繼續嘲弄他們。

    「此時此刻,你們應該能擺正心態了吧,能好好議議燕王的條件了么?」

    其實,以陳守度的權威,完全可以獨斷專行的把事情定下來。

    只不過,他自己對那些條件也很不滿,通過諸臣之口,也能發泄他的憤恨。

    但他也是理智的,不滿歸不滿,實際卻清楚該如何選擇。

    當然,這個選擇最好是由群臣來做,將來的責任和罵名也由群臣來擔……

    在場的王公大臣們又何嘗不明白這點呢?

    所以剛才那般作態,多少也有點做表子前先立牌坊的味道。

    本來還預備著吵上幾日,把自己態度宣揚出去之后,再不得已答應下來。

    可惜,局勢不允許了。

    于是只能紛紛改口,都表示應當滿足燕王的條件,只求他速速來援。

    隨后,陳煚讓大臣按燕王的要求草擬國書,他批閱用印后以最快速度發出。

    相關事務也分配給了大臣,令他們從速安排妥當。

    三江府城那邊,蒙軍放縱了三日后,兀良合臺開始派兵遣將。

    他命二十多個部將,各帶一支千人騎兵,向四方掃蕩。

    不攻堅,只燒殺劫掠,擴大安南人的損失和恐慌,并偵查地形環境及安南***。

    其中,先鋒官徹徹都和兀良合臺的兒子阿術等四個千人隊,直撲升龍城外圍。

    恐嚇安南朝廷的同時,更要查探升龍城周邊虛實。

    兀良合臺是不想攻打城高墻堅的升龍,所以正設法逼迫安南在野外決戰。

    二十六日,安南王陳煚決定給蒙軍以反擊,命陳國峻派出一支水軍往洮江上游試探進攻。

    陳國峻就是陳煚哥哥陳柳的兒子,同時也是陳煚現任皇后所生。

    陳柳被搶了老婆后,一直抑郁,六年前就早早歸西了。

    臨時之前,都還記恨著陳守度及陳煚,要求兩個嫡子將來一定要起兵,為自己復仇。

    興

    道王陳國峻是老三,當時似乎有些不以為然,保持了沉默。

    老二武成王陳國尹倒是很愿意完成老爹的遺愿,奈何一直看不到機會。

    于是在前年七月的時候,干脆帶著全家人逃出升龍城,投奔宋朝。

    說來這家伙也是倒霉,都到了宋朝地界里,偏偏在思明州遇上一個生了反骨的土官黃炳。

    然后,就被這黃炳押著送回了安南,然后就被圈禁起來。

    黃炳因此受了陳煚的重金賞賜,但黃炳志不在此,他只想做安南的一條狗。

    所以,黃炳在今年二月,領著全家來朝拜陳煚,還把女兒獻給了陳煚做小妾。

    如果歷史不改變,五年后,黃炳就會率領整個部族叛出大宋,歸附安南。

    安南一邊做著大宋的藩屬,一邊卻挖大宋的墻角,完美詮釋了什么叫兩面三刀。

    陳國峻則沒他二哥那么死心眼,向來表現得很親近當"皇帝"的叔叔,也常常找機會去見當"皇后"親娘。

    因此,有親娘時不時吹叔叔的枕頭風,陳國峻混得還是很不錯的。

    還在九月時,陳煚就下詔,命左右將軍率所部水步軍防御邊境,歸屬陳國峻節制指揮。

    陳國峻率十萬大軍,在升龍城上游一百里處的平厲源駐防。

    洮江的整體走向,就是從西北斜向東南。

    平厲源,就是另一條南北走向的李仙江與洮江匯合處所包夾的地方。

    把大軍駐扎在此,不但可以利用船只機動,而且能有效防御蒙古騎兵。

    其實,洮江從大理進入安南境內后,有近兩百里地帶都可以說是山溝谷地。

    按理來說,就算不把將大軍放在邊境上,也在這谷地中找個地方布置防御的。

    但可能是陳守度或陳煚覺得,大軍若是離得太遠會脫出自己掌控……

    陳國峻聽從陳煚的指示,派出數十艘戰船沿江逆流而上。

    結果三日后,居然被阿術以騎兵配合自家水軍擊敗,戰船落到了阿術手上,完全就是去送貨的。

    也是在二十六這天,仍在臨川港的趙孟啟,收到了安南的國書。

    所以第二天,趙孟啟派出東南水師一部,裝載陸戰旅,為全軍先驅,往黃江港接收基地。

    十二月初一,陸戰旅順利抵達黃江港,接管了整個港區及臨近區域的控制權,為后續部隊到達做準備。

    同一時間,中路軍李曾伯統率三萬戰兵及三萬民團,橫穿特磨道,跨入大理境內。

    隨后,張鈺率東衛二旅,孫立率東衛三旅,脫離大部隊,沿著山間販馬道,急行軍前進。

    說是急行軍,但山區也走不快。

    十二月初二,北路軍的呂文德自領一萬軍,半戰半逼,降服羅殿國之后,也跨過大理邊境,抵達于矢部領地。

    另一支北路軍,主要是呂家軍所部構成,由呂文煥為主將,呂師夔為輔,經羅氏鬼國地區,抵達磨彌部的石梁原城寨。

    小戰一場,宋軍完勝,占領石梁原。

    最后一支,是川軍所部一萬軍,經烏蒙部,渡過牛欄江,與大理邊境的閟畔部交戰,將其擊潰,接著往東川郡進逼。

    這片地區的烏蠻各部,其實一直以來都和宋朝的關系還不錯。

    畢竟宋人對他們沒什么索取,反而通過在政治和商業上給予許多利益。

    再經呂文德一番招撫,基本都站在宋朝一邊,還有不少部族直接派兵跟隨。

    所以總得來說,北路軍在進入大理前,除了山路難行外,并沒有受到什么阻礙。

    大理境內

    的部族,也不是真心服從于蒙古人,加上蒙軍主力不在大理,所以對宋軍的抵抗很輕微。

    那于矢部首領的父親,和許多族人,就死在蒙古人手里。

    所以見到呂文德率領的宋軍后,主動請降,還表示愿意帶路去打石城郡。

    也是在這個時候,呂文德才通過一些不是很確切的消息知道,蒙軍可能是去打安南了。

    然后恍然大悟,也極為震驚,甚至忍不住猜測,燕王是不是能掐會算?

    否則如何能提前一年以上知道,大理蒙軍會在這個時候"遠征"安南。

    有了這個認識后,呂文德預感這次征伐大理很可能會成功,于是就轉變了心態,決定認真行事。

    十二月初五,神舟升帆,趙孟啟率領一支龐大的艦隊啟航,目標安南。

    也是這一天,陳煚受不了蒙古人在各地的掃蕩戰術,下詔,御駕親征!

    五萬多水陸軍,離開升龍城,向平厲源進發。

    不久后,這一軍情被蒙軍先鋒將徹徹都傳回給兀良合臺。

    兀良合臺發出集結令,分散出去的各千人隊陸續返回大部隊中。

    集結完畢后,兀良合臺加速南下,與徹徹都等前鋒各部匯合。

    差不多的時間里,東衛二旅三旅,沖破了大理教合三部的攔截,且不戀戰,繼續往前。

    隨后,兩旅分開行動,三旅撲向目則城,二旅南下,直奔大理與安南交界的河口。

    目則城,位于后世的蒙自附近,與北邊的善闡城相距不到四百里。

    拿下這里,也是卡住了善闡府與河口之間的通道。

    宋軍在大理的行動,當然也有人快馬向安南境內的兀良合臺報信。

    然而,趙孟啟早就做好了安排。

    七八月份的時候,伍瓊帶著特勤隊,與出使人員,化妝為商隊,通過安南南部,進入哀牢地區,再爬山涉水北上到達景昽。

    景昽金殿國以前附屬于大理,不過早就只是名義上的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