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511.又是一年龍抬頭-《不宋》


    第(3/3)頁

    十六日,李曾伯率中路軍,兵臨善闡城。

    十七日,趙孟啟率艦隊進入大黃江,溯流而上。

    同一天,騎一旅的船隊與陳守度相遇,雙方共商進攻蒙軍之事。

    十八日,趙孟啟艦隊在龍興府江段,遇到一支安南水軍,以及陳煚的座船。

    船上還有"太子"陳晃,和一名黃姓嬪妃。

    聽聞陳煚身體有恙,趙孟啟帶著太醫,在陳婆列的陪同下,主動去到陳煚船上。

    太醫診斷后,趙孟啟便勸陳煚,最好是帶著家眷先去更安全的黃江港養病,萬一形勢惡化,也方便出海避難。

    看到宋軍船隊時,陳煚認為燕王或許能和蒙軍碰一碰,想贏卻很難,畢竟他帶著十五萬大軍都輸得那么慘。

    又考慮到蒙古人隨時會出現在附近,陳煚便同意了趙孟啟的提議。

    然后讓陳晃領著大部分安南軍,隨同宋軍一起作戰。

    目的達成,趙孟啟返回座船,心中猶自想著,黃炳雖然是個反骨仔,但所生的女兒還是向著大宋的。

    當然,也是顧青"引導"的好,就如引導李天馨,陳國尹等人一樣好。

    等陳煚到了黃江港,也就完全落入趙孟啟的掌控中……

    十九日,呂文德率北路軍兩萬人,以及數萬烏蠻"友軍",也抵達了善闡城。

    中路軍與北路軍聯合攻城,空虛無比的善闡城抗不過一天就投降了。

    之后,呂文德將率軍繼續往西,攻略大理其他府郡。

    而李曾伯會先拿下善闡府全境,然后進攻威楚府,掃清通往大理城的障礙。

    二十日,趙孟啟率艦隊抵達升龍城,摧毀或奪取蒙軍的船只,并封鎖上下數十里的江面。

    同時,在陳守度所領安南軍的配合下,騎一旅對蒙軍臨時馬場發動突襲。

    一千蒙軍騎兵作戰十分悍勇,只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死傷慘重,剩下三百多突圍逃走,降者寥寥。

    大理部族兵的作戰意志明顯不強,小半逃走,大半投降。

    騎一旅繳獲馬匹近兩萬匹,不過有一半是馱馬。

    當然,這馱馬,比其他宋軍騎兵的戰馬都要好不少。

    兀良合臺見到宋軍船艦后,雖然驚訝,卻絲毫不慌。

    不過趙孟啟給他下了戰書,告訴他,已經把他的馬場吃了,還陣斬五百余蒙軍,俘虜包括傷員在內的一百多人……

    然后如玩笑一般,邀約兀良合臺來一場勇士之間的戰斗。

    兀良合臺或許有被激怒的成分,但也想看看這宋國的毛頭燕王是找誰借的勇氣。

    你也不能說他是輕敵,畢竟一直打勝仗的軍隊,自然而然就俾睨天下。

    而且,他的騎兵本來就是用于野戰的,不是用來守城的。

    你宋軍肯從船上下來,他也巴不得。

    所以兀良合臺答應了,戰場就在升龍城南門外,因為那里足夠寬闊。

    二十五日,升龍城南門十五里外,距南北走向的江邊五里處。

    東衛一、四、五、六旅兩萬余人列陣以待,與宋軍軍陣相鄰的西邊,是陳國峻指揮的三萬安南軍。

    兀良合臺帶著幾乎全部蒙軍騎兵出戰,或許是嫌棄大理部族軍,只讓他們負責守城

    。

    雖然是應邀而戰,但蒙軍依然保持著靈活機動且詭詐的打法。

    經過多輪試探后,兀良合臺發現宋軍方陣堅實緊密,猶如刺猬。

    人均鐵甲,配有方盾,能十分有效的抵御蒙軍的拋射。

    而大量裝備的強弩,讓蒙軍輕騎不敢過于靠近。

    并且應變也十分及時,顯然是訓練有素。

    總之就是那種令騎兵十分頭疼的烏龜陣。

    通常,蒙古騎兵是不會硬啃這樣的步兵方陣的,可以拖,可以耗,可以繞,可以詐,反正沒便宜是不會打的。

    不過,對于兀良合臺而言,宋軍有點東西,但安南軍啥都不是。

    哪怕安南軍比宋軍還多一萬人,但兀良合臺依然把攻擊重心放在了安南軍一側。

    但兀良合臺狡猾,故意等到下午,讓宋軍多消耗體力之后,才發起了總攻。

    果不其然,安南軍堅持不到一個時辰,陣腳就動搖了。

    隨即,兀良合臺用五千重騎兵,直撞陳國峻所在中軍。

    安南軍軍陣逐漸崩潰,并在蒙軍刻意逼迫下,往宋軍陣列潰逃。

    宋軍果斷射殺了一些擾陣的"友軍",但迫于壓力,開始漸漸往江邊移動。

    見此,兀良合臺臉上露出獰笑。

    蒙軍一直驅趕安南敗軍壓迫宋軍陣列,宋軍也無法全部都殺了。

    只能由安南軍從各方陣間隙出往江邊逃,逃到一處外突江岸中。

    然后,許多宋軍船只駛到近岸水域,試圖接走安南兵將。

    隨著戰事發展,宋軍方陣也退到了江岸邊,保護著擠滿了安南敗兵那個突出部。

    但是看起來,宋軍開始顯得很吃力了。

    似乎蒙軍騎兵在加把力,就能把宋軍趕到江里去。

    兀良合臺仔細觀察過江上那些艦船,并沒有發現石砲和床弩一類的武器。

    眼看夕陽將落,他決定一舉終結戰事。

    牛角號的嗚嗚聲,連綿不絕。

    蒙軍重騎兵居中,輕騎兵在兩翼,向宋軍陣列發起沖鋒。

    此時,兀良合臺突然發現,江上那十幾艘艦船的船舷下,露出一排黑洞洞的窗口。

    接著,一顆兩顆三顆……火光連成了線。

    然后才聽到連綿不絕的雷聲!

    近三百門火炮,一輪準齊射,就生生撅斷了蒙軍騎兵的沖鋒進程。

    隨后,宋軍步兵陣列發起了反沖鋒,而且不再藏著掖著,手雷就像不要錢一樣,狂甩。

    蒙古騎兵傷亡飆升,場面亂糟糟的,但大多數人心里還沒有亂。

    遭受挫折不要緊,先撤退到安全距離,再看風色,或立刻遠遁,或重整旗鼓……

    甚至都不用命令,長久以來的戰術都刻在這些騎兵骨子里了。

    但是,今天的一切,都在趙孟啟的算計之中,安排得明明白白。

    蒙軍騎兵后撤三里后,便看見一支宋軍騎兵沖殺而來。

    蒙軍騎兵是要比宋軍騎兵厲害,但他們剛受到極大的挫敗,還折騰將近一天了,人馬都狀態不佳。.oM

    而且建制也亂了,連中層指揮都幾乎沒有了,只能靠最基層的牌子頭,甚至單兵各自為戰。

    這一戰后,只有不到兩萬蒙軍能逃回升龍城,損失達到了三成。

    還有就是,蒙軍的統帥,兀良合臺死了,被炮轟死了。

    逃回城中的蒙軍,等次日天一亮,發覺升龍城被包圍了。

    城外不止有宋軍,安南軍,還有占城軍,真臘軍,以及不停挖坑挖溝,設置拒馬的

    軍隸民夫。

    此時的包圍圈并不嚴密,然而蒙軍也正處于戰斗力低谷,如何能夠突圍?

    于是,一座堅城,成了蒙軍的牢籠。

    拖一天,這牢籠就堅固一分,最終只能被活活困死。

    而且,經過屠城后,對尸體只是草草處理,許多隱秘角落里還有殘尸。

    別看這時候是十二月底了,但這里是安南啊,二十度左右的氣溫……

    為了防止尸體腐爛產生疫病,這些蒙古兵只好去搜撿尸體進行火化。

    每日里,升龍城中都是到處黑煙,還有奇怪的烤肉味。

    直到第十天,蒙軍上下都受不了了。

    于是,在寶祐六年正月初二這天,蒙軍的臨時統帥阿術,趁夜率軍從北門突圍。

    代價是慘烈的,只有不到一萬人突出去了。

    等他們輾轉來到邊境的河口時,只剩七千人了。

    但他們回家的路,被人堵上了,被該死的宋軍,堵得死死的。

    只是身后還有追兵,他們還能怎么辦,只能瘋狂進攻。

    可負責堵路的將領,那可是張鈺啊!

    完全是一點機會都不給。

    兩天后,追兵到,前后夾擊,蒙軍徹底崩潰,余下不到四千人,降。

    解決完蒙軍,留一部分兵力在安南,其余隨趙孟啟攻伐大理。

    二月二,又是一年龍抬頭。

    趙孟啟踏入大理城……

    免費閱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