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著眼前一幕,賀云笑了。 自己怎么就不明白了,對與錯其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心,自己的心才是最重要的,或者說自己想什么,根本無需去管別人的感受。 所以生氣與否, 真的不重要。 自己都這么大歲數了,生這氣干什么? 真沒必要。 何況,自己已經準備放棄了,又何必了。 …… “老何,你這么快就答應了?難道就不看看稿子?萬一這稿子不行,那豈不是讓你丟臉丟大發了?”王濛開著玩笑說道。 “沒事!你老王的為人難道我還不知道?你哪能坑我呀!稿子你給我送過來,我讓人校對一番就馬上送去刊登!”電話那頭, 何主編十分信任,說道。 “哈哈哈……你這個老何呀, 行,沒問題,就這樣,我改天一定請你吃飯!”說完,王濛便掛了電話,而后,他抬起頭隨即對著在一旁等候的沈韻道:“小沈,我已經和那邊的何主編溝通好了,你馬上把稿子給他們送過去!” “好的!主編!我即刻就去!” ………… 三水鄉中學。 對于京都之事,賀云自然一無所知。 此刻,他正在奮筆疾書,寫著《學而不思則罔》。 沒錯! 這《學而不思則罔》,正是賀云給所寫原創議論文所定下的標題。 孔子曾經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句話為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及學習方法。 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 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與鉆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 其實就是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 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 賀云以此來作為標題,自然也是為了給這篇議論文畫龍點睛,突出他寫這篇文章的核心意圖。 那便是告誡學生們,不要一味死讀書,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學以致用。 與此同時,也要平衡好自己的理想與實際情況,尋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目標,千萬不要好高騖遠,而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朝著既定目標進發。 對于這篇議論文的前一部分,賀云寫的十分順利,他將后世許多學習方法,不管是自己曾經用過的,還是在網絡海洋之中看到的, 經過整合之后,通通“搬”了上去。 當然,議論文嗎,你必須要做到有理有據,否則那就不是議論文了。 對于這點,賀云自然沒有任何問題,很快,他就“忽悠”了一通。 而對于后半部分,則是大談理想與現實的融合,這一部分就比較麻煩了,他刪了又改,改了又刪,最終花了四個多小時,總算是將整篇議論文字數濃縮成一千二百字左右。 事實上,這樣的篇幅作為閱讀理解的題干,其實還是太長了。 可沒辦法,賀云已經將其精簡、精簡再精簡了。 要是再繼續精簡下去,那這篇議論文的核心思想就不能完全呈現了。 因此,他只能放棄再次縮減,轉而根據題干開始出題。 根據題干來出題,本來就比較容易,再加上這題干本就是賀云自己寫的,哪里可以出題,那里設置答題陷阱,他一清二楚。 這不,僅僅用了一個小時,他就把六個選擇題給出完了。 按照分數設定,每個選擇題兩分,一共是十二分。 “呼……總算搞定了!不如先拿給趙校長看看?” 想了想,賀云隨即起身,拿著東西去了校長辦公室。 這會,校長辦公室內,趙校長正和一個人聊著。 賀云瞄了一眼,發現那人似乎有些眼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