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咦……那人好像是……是聯校的周校長?” 賀云暗暗嘀咕了一句,本準備站在門外等一會的。 卻不料剛巧被趙校長看到了,他連忙對著賀云招了招手說道:“是小賀呀!你找我有事?進來吧!站在外面干嘛,趕緊來見見周校長!” 說著,趙校長就起身準備讓賀云進來。 賀云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走進了趙校長辦公室。 他與周校長已經見過幾次了,兩人自然不算是陌生人,所以,打了聲招呼后,賀云便對著趙校長說道:“校長,這是您要我出的題目,我已經出完了,您看看!” “已經出完了?真的?那敢情好,正好周校長也在,剛好可以一起看看,周校長,你看……”趙校長說著,不由看向了聯校周校長。 周校長一聽賀云這話,也頓時來了興趣。 原本他就聽趙校長吹噓,說賀云出閱讀理解題特別厲害,連題干所需的節選都是自己原創的文章,這點自然極為難能可貴。 再加上周校長早就聽說了,賀云這個小年輕曾經寫的登上過大雜志,所以,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這次聯校統考,便給了賀云一個機會,特意點了他的將。 沒想到這么快就有成果了,這讓他既意外又好奇,他迫切想看看賀云這位作家出的題到底是什么樣的。 于是,他立馬接過從趙校長轉遞過來的稿紙,認認真真的看了起來。 “學而不思則罔?這是文章的標題嗎?倒是有些意思,這莫非是引用了孔子論語那段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看著這個標題,周校長明顯有些愣神。 他想了想,又接著往下看。 當他看完文章的前一部分后,他頓時大為叫好。 “好好好……!寫的真好!趙校長,你們這位賀老師還真是有大才呀,不僅文章寫得好,連學習方法也別具一格,值得在學生們中間大力推廣!大力推廣呀!” 面對周校長的感嘆與大力贊賞,一旁的趙校長卻是十分謙虛:“哪里!哪里!什么大才,還差的遠了,相互學習,相互學習嘛!小賀,你說是吧?” 說到這,趙校長即刻轉過頭看向了賀云,甚至還對他頻頻使眼色 “呃……”賀云聽之,不由瞬間一愣,暗道:“我的校長大人,您還真是謙虛,可這話怎么聽上去有些怪怪的?” 人民文學出版社與人民文學雜志社雖然名字上差不多,可其實并沒有多大關系,兩者也不是隸屬關系、上下級,而是兩個獨立的單位。 不過,這兩家單位都處于京都,又同屬于公家單位,所以關系十分不錯,來往也頻繁。 就比如《人民文學》雜志社的主編王濛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何主編就是很好的老朋友。 這次為了不讓這么好的一篇失去刊登的機會,王濛親自給何主編打了電話。 對方一聽是王濛極力推薦的,也沒看稿子,便滿口答應了下來。 “老何,你這么快就答應了?難道就不看看稿子?萬一這稿子不行,那豈不是讓你丟臉丟大發了?”王濛開著玩笑說道。 “沒事!你老王的為人難道我還不知道?你哪能坑我呀!稿子你給我送過來,我讓人校對一番就馬上送去刊登!”電話那頭,何主編十分信任,說道。 “哈哈哈……你這個老何呀,行,沒問題,就這樣,我改天一定請你吃飯!”說完,王濛便掛了電話,而后,他抬起頭隨即對著在一旁等候的沈韻道:“小沈,我已經和那邊的何主編溝通好了,你馬上把稿子給他們送過去!” “好的!主編!我即刻就去!” ………… 三水鄉中學。 對于京都之事,賀云自然一無所知。 此刻,他正在奮筆疾書,寫著《學而不思則罔》。 沒錯! 這《學而不思則罔》,正是賀云給所寫原創議論文所定下的標題。 孔子曾經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句話為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及學習方法。 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 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與鉆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 其實就是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