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德王朝。 此時開國太祖,一眾開國國公,文武百官,僧道名流,各地大儒,隱世真修,此時紛紛齊聚一山。 此山乃中央黃素神山,乃神祇之居所,今日所來,乃為祭祀天地,封禪之事。 開國太祖皇帝,劉莽,自稱天外之民,其母,夢金甲神人入懷,遂而得孕,太祖降世之時,有白蓮降世,靈芝生于棟梁,時人異之。 三歲能作詩,六歲習文,八歲之時,有海外仙姑,號稱白蓮圣母娘娘顯圣,教導武藝道法,遂有計謀于腹,通天文地理,能呼風喚雨。 十六年,大乾無道,百姓民不聊生,妖孽亂世,百鬼夜行,禮崩樂壞,無有圣王教化。 太祖皇帝感蒼生不易,得圣母娘娘指點,遂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號,拜中央黃老天君為黃天慈父,拜白蓮圣母娘娘為慈母,始獲天命,鬼神襄助,乃“替天行道”,舉大事。 先稱將軍,后經(jīng)諸賢推舉為“德王”,德王治軍極嚴,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又殺盡一切鬼域妖魔,立廟宇,鎮(zhèn)不祥,自此百姓安居樂業(yè)。 又三年,南渡北伐,皆民心所向,獻城投降者,二十有三。余者,皆勢如破竹。 文成武功,皆可以“德”稱之,故以“大德”代“大乾”,為天下正統(tǒng)。 太祖一統(tǒng)天下之后,白蓮圣母娘娘又賜下“運朝”之法,無論皇帝,還是文武百官,皆可借助王朝氣運修行,證就神道尊位,便是已死之功臣,也可至于地下冥府龍庭,為冥朝之官,亦可得皇帝敕封,為城隍,為山水神祇,牧一方冥土靈境。 因此才有今日祭祀天地,登高封禪之舉。 而這,也是八個小千世界,徹底融合,晉升成中千世界的契機。 此時黃素山巔,九層祭壇已經(jīng)建好,金簡,玉冊,業(yè)已經(jīng)書寫好了祭文,玉冊祭天,需投入焚池,與文武百官寫的祭天表文一起焚燒,金簡祭地,將會從山頂懸崖扔下。 除此之外,豬牛羊,三牲祭祀,香果鮮花,也準備了不少。 只見劉蟒立于懸崖之邊,俯視自家江山。 他不是玩家,乃是穿越客,但也發(fā)現(xiàn),似乎這個世界很多穿越客,來自的世界五花八門,因此他也不甚稀奇了。 邊上乃是本朝三公,卻也是修行中人,三公掌易,明算天機,早早知道自己乃是天命之子,因此微末之時便來扶持,將一切草莽龍蛇,或者殺死,或者鎮(zhèn)壓,吞盡群蛟之后,劉蟒的氣運變化作了龍相,卻怎么也不是古籍上的五爪真龍,圣王之相。 真龍不受制于人,劉蟒是黃天飛星定命盤控制的真龍命格,不掙脫飛星定命盤控制,自然不化真龍。 而如今,黃天和槐蔭高坐云端,感應著昊天元炁海活躍激蕩,迫不及待想要迎合這位大德王朝開國太祖皇帝。 卻是施展權柄制止,黃天并不想這個皇帝成就中千界主,不僅成就人道王庭之主,還成就昊天元炁海之主,幽冥之主,一人掌三界,證就“玄陽上帝”果位。 雖然這八個小千世界都是末世,但經(jīng)過這些年刺激,又相互融合,卻也即將成就中千世界。 此界上限可能還沒到天神,大概在四品左右,但也足夠覺醒自我,發(fā)覺真相了。 黃天不想他脫離控制,也不想他長生久視,活個三五百歲也就罷了,換太子上,死了去主幽冥龍庭,昊天元炁海的主權,卻是別想了。 黃天將自家神魂勾連昊天元炁海,瞬間代掌昊天元炁,成就“乾天”之神。 黃天乃先天神祇,于天地大補有益,那昊天元炁海的泛意識,瞬間就收回了對劉蟒的“天恩”,轉而舔起黃天來。 黃天暗暗思忖:這算不算地天泰?我乃地神,今日卻掌乾天權柄。 這是有法統(tǒng)的,劉蟒認“中央黃老神君”為父,而黃天又代了原本的“蒼天”,黃天是天,他便是“天子”。 只是黃天玩了一手“倒果為因”的手段,乃是劉蟒先自己承認自己為“天子”,黃天才到此,掌了昊天,變成了所謂的“乾天父神”。 又因乾天本蒼玄之色而黃天是地神得道,故身具黃曛之色,是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當然蒼天的確是死了,畢竟八個小千世界都進入了末世,若非黃天插手,全都破滅了。 這么解釋來,于法統(tǒng),于道理,都解釋得通。 黃天揣摩著“天”之權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