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要利用這最后一個月的高強度“洗禮”,刻意將他們反復拋入極端的不適與疲憊中,以此來磨礪他們的服從性與韌性。 屆時,這五人無論是回到波譎云詭的京城,還是繼續留在鄉野,一個強健的、能夠抵御疾病風寒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都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說來也奇怪,五人這一次并沒有哭爹喊娘,存在偷懶耍滑的心思,看來,他不在的這些日子,老爹把他們帶得“很正”。 暴雨連綿,足足下了半個月才終于徹底停歇。 天空放晴的那一刻,整個桃源村都仿佛松了一口氣。 暴雨期間,清川河水位一度暴漲,洶涌澎湃。 好在魚塘提前加高了堤埂,水位也預降了,并未發生漫頂逃魚的慘劇。 那座凝聚了眾人心血的多功能大水車,因為提前拆卸了易損部件,上游又設置了簡易攔木柵,加上謝長河安排的巡邏人員日夜值守,及時清理卡住的雜物,最終也安然度過了這次洪峰考驗。 原本預計六月中旬竣工的淮月樓和村學堂,進度確實受到了影響。 雖然主體結構早已完成,只剩下內部的隔斷、粉刷和裝飾,但暴雨連天,室內作業光線昏暗,潮濕難干,許多精細活計根本無法開展。 桃源施工隊的隊員們也只能趁著雨勢稍小的白天,冒險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兒。 張林木和張秋笙那邊情況稍好,他們的新家寬敞,可以直接在家里帶著徒弟們繼續趕制家具和門窗,進度雖然慢了些,但沒有完全停滯。 雨停之后,憋了半個月的村民們和工人們全都動了起來,各個工地瞬間恢復了往日的繁忙與喧囂。 清川河水位逐漸回落至安全線,謝廣福和謝三河立刻組織人手,開始重新安裝水車的零部件。 又經過五天的緊張收尾工作,村學堂和淮月樓終于迎來了隆重的竣工儀式! 這一日,陽光明媚,空氣清新。 全村男女老少幾乎都聚集在了這兩座嶄新的建筑前。 學堂寬敞的教室,整齊的課桌椅迎來了第一批參觀者。 大門上方懸掛著謝里正親手書寫的“桃源學堂”匾額,蒼勁有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