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IF番外·長子與太子-《李世民穿越扶蘇》
第(1/3)頁
大唐。
貞觀十四年,太極宮。
當扶蘇以李世民的身份接受萬邦來賀時,他的心中沒有絲毫驕傲或得償所愿的興奮,唯有對李世民的敬佩和對自己的擔憂。
扶蘇很清楚,他的能力相較于李世民而言相去甚遠,他根本無力鑄造如此盛世。
所以雖然扶蘇對李世民的諸多做法都很不認同,卻依舊循著皇天的指引,戰戰兢兢、勤勤懇懇的模仿著李世民的姿態,去做李世民做的事、說李世民說的話。
為了大秦的昌盛,扶蘇甘愿克制自己,活成李世民的影子,學著李世民的模樣帶領大唐走向本該屬于大唐的盛世。
除非實在忍不住!
“夠了!”李世民面頰微微泛紅,猛的一拍案幾。
宮中群臣立刻噤聲謹言,跪在地上的李承乾猛的攥緊雙拳,深深低垂頭顱不敢流露出雙眼中的憤怒、不甘和偏執。
太子左庶子于志寧的諫言被打斷,心情卻是愈佳,拱手正聲道:“太子殿下數虧禮度、侈縱日甚,以至于路人皆詫,遑論陛下乎?”
“然,臣請陛下息怒,臣已撰《諫苑》二十卷,可教太子。”
“若太子納臣之諫,定可恭謹忠孝、剛毅仁德,再不讓陛下心憂!”
于志寧已經為此次勸諫準備了很長時間,而于志寧的最終目的,就是將他精心編撰的《諫苑》上呈給李世民。
讓李世民知道,當今太子府諸屬官皆無能,但他卻有系統性、全面化教導李承乾的能力,他已不滿足于左庶子的身份。
他要升官!
他要做太子詹事!
李承乾依舊跪在地上,一言不發,只是將衣角攥的更用力了些,準備迎接來自李世民的雷霆大怒。
李世民深深的吸了口氣,終于還是忍不住起身,背負雙手走向于志寧沉聲發問:“卿乃何人?”
李承乾愕然。
于志寧更是被李世民這番作態搞的頗為無措,只能拱手道:“北周太師于謹曾孫,中書舍人于宣道次子,前隋冠氏縣令,秦王府學士,黎陽縣公,太子左庶子,于志寧!”
在說到‘秦王府學士’時,于志寧明顯加重了幾分語氣。
陛下,臣可是您的潛邸舊臣!
李世民喝問:“既是太子左庶子,見太子不端為何不勸諫,而是向朕上疏?”
“卿欲離間皇室骨肉乎?!”
他已經忍很久了!
他也曾長于深宮,更是諸子之長,會在嬴政無暇照看、教導孩子們時親自教導弟弟妹妹們,而在教導的過程中也難免與弟弟妹妹們的夫子進行交流甚至是辯論。
他見過儒生夫子的諄諄勸導,也見過刑名夫子冷酷無情的利益分析,更曾見過將領夫子帶著公子縱馬習武,甚至見過有夫子教導公子公主該如何爭寵。
身為夫子,合該與弟子利益相關、榮辱與共,去盡可能的教導弟子成長成才、為弟子爭取利益。
而不是跑到皇帝面前告狀!
因為跑到皇帝面前告狀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讓皇帝厭惡公子或公主,卻不能對公子或公主的成長產生任何正面作用。
于志寧等人身為太子的夫子,卻整日向皇帝告太子的狀,在扶蘇看來,實在是其心可誅!
李承乾第一次抬起頭,不敢置信的看向李世民。
于志寧更是心頭一顫,趕忙一臉正色的沉聲道:“陛下焉能如此揣度臣之好意?”
“陛下身為人君,更是人父。”
“今太子有錯,臣理應向人君上稟。”
“今人子有錯,臣理應向人父上稟。”
“狡言太子德才兼備而欺君,方才是罪也!”
李世民輕輕搖頭道:“卿所言,乃是為人臣之道,卻實非是為人師之道!”
于志寧身為人師,卻不愿與李承乾利益與共,反倒是要踩著李承乾上位。
這是為師之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