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畫面變成了 2030年的醫院走廊:周嶼剛做完實驗,穿著白大褂,手里攥著一顆橘子糖,遞給坐在長椅上的嵐嵐——那時嵐嵐剛做完一次記憶實驗,有些疲憊,周嶼把糖塞進她手里,說“姐,甜的能讓人開心”。嵐嵐剝開糖紙,把糖放進嘴里,橘子的甜意漫開時,她看見周嶼偷偷把自己的實驗報告藏在身后,怕她擔心自己熬夜。淡粉色的流體注入芯片時,傳呼機的按鍵開始閃爍,像在記錄這份兄妹間的細碎溫情。 “當年嵐嵐預見到意識之母會能量不足,所以提前儲存了‘純粹情感記憶’。” 一道熟悉的聲音從光柱深處傳來,林默猛地回頭,看見周嶼的意識正從光柱的光暈里緩緩浮現——他還是記憶里的模樣,穿著那件深藍色的外套,手里還攥著一顆橘子糖,聲音里帶著林默久違的溫度,“這些記憶沒有任何負面情緒,沒有爭吵,沒有疲憊,只有最干凈的溫暖,是意識之母最需要的‘本源補能劑’。” 林默還沒來得及說話,眼前的實驗室場景就開始消散,像被風吹散的霧。等他再次穩住意識時,發現自己身處一片無邊無際的光海——這里就是母親的“情感記憶庫”,周圍漂浮著無數彩色的記憶光球,有的是暖黃色,有的是淺藍色,有的是淡粉色,還有的是淡綠色、淡紫色,像無數顆被揉碎的星星,在光海里緩緩轉動。 每個光球里都藏著一段動態的畫面。林默伸手去碰離他最近的一個暖黃色光球,指尖剛觸到球面,就感覺到一陣柔軟的暖意,像小時候母親把他抱在懷里的溫度。光球瞬間融入他的意識,畫面在他眼前展開:那是他三歲時,剛學會說話,坐在嬰兒車里,看著蹲在面前的嵐嵐,含糊地喊出“媽媽”兩個字。嵐嵐當時手里還拿著勺子,正準備喂他喝粥,聽到這兩個字,勺子“當”的一聲掉在碗里,她蹲下來,把林默抱進懷里,眼淚落在他的嬰兒肥臉上,是溫熱的,她笑著說“我們默默會叫媽媽啦”,聲音里帶著哽咽。 林默的眼眶瞬間熱了,他又去碰旁邊一個淺藍色的光球——里面是母親和陳志遠在實驗室里的場景:陳志遠拿著一份實驗報告,指著其中一行編碼,對嵐嵐說“這里可能要改一下,不然記憶傳輸會有延遲”,嵐嵐點點頭,從抽屜里拿出一包餅干,遞給他“先吃點東西,別餓壞了”,陳志遠接過餅干,拆開包裝,先給嵐嵐遞了一塊,兩人對著屏幕,邊吃邊討論,陽光從窗外照進來,把他們的影子疊在實驗報告上。 還有一個淡粉色的光球,里面是周嶼和嵐嵐一起修舊收音機的畫面:周嶼拿著螺絲刀,笨手笨腳地擰著螺絲,嵐嵐在旁邊指導他“輕點,別把零件擰壞了”,周嶼不小心把螺絲掉在地上,兩人蹲在地上找,嵐嵐從周嶼的頭發里找出一根線頭,笑著說“你看你,跟個小邋遢似的”,周嶼也笑,從口袋里掏出一顆橘子糖,塞給嵐嵐“姐,給你,賠罪”。 “這些都是媽媽的‘心頭寶’啊。”林默的聲音帶著顫抖,他伸手觸碰一個又一個光球,每個光球都像一顆溫暖的種子,融入意識之母的核心——他能感覺到,核心原本微弱的白光,正在一點點變亮,從最初像螢火蟲的微光,逐漸變得像朝陽一樣,帶著蓬勃的生機。 就在這時,一陣細微的“嗡嗡”聲從光海深處傳來。林默抬頭,看見無數個細小的光點從光海的邊緣匯聚而來,逐漸組成一個巨大的通訊界面——是多元宇宙記憶聯盟的通訊接入了。 第一個光點亮起時,傳來一道像溪流般柔和的聲音:“我們是水藍星文明,愿意貢獻本文明的‘共生記憶’——那是我們的孩子與海洋生物一起成長的畫面,沒有爭斗,只有陪伴。”一道淡藍色的光流從光點里涌出,像一條小溪,匯入意識之母的核心。 第二個光點亮起,聲音像林風般清脆:“我們是綠藤文明,貢獻‘守護記憶’——我們的族人用藤蔓守護剛發芽的幼苗,從日出到日落,只有耐心與溫柔。”淡綠色的光流隨之而來,纏繞著藍色光流,一起注入核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