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三七九 宣講會-《大明金主》


    第(2/3)頁

    “按照內容分類。以諸子百家分類,創立兩個大類。人文,自然。”徐元佐簡單分析了一下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的區別,又在人文之下細分了哲學、史學、文學、地理、法學等一級科目。哲學之下再進一步細分儒、釋、道、法,史學下面有各朝官史、史學理論等等,文學分了時文和古文,古文之下又按照斷代、國別、體裁細分,時文下面也有程墨、話本、傳奇。

    這一項項展開之后,簡直令人眼花繚亂。不過徐元佐無論后面說得多么令人驚嘆,眾人卻始終懷著一個巨大的疑惑:儒家歸于哲學并沒有問題,本來儒家經典就都是孔門十哲等先賢編撰、講解、傳承下來的。然而這種分類,豈不是將儒家與釋家、道家、甚至法家并列了么!

    終于有人打斷了徐元佐的講解:“敬璉,恕罪則個:閣下將孔圣置于何地?”

    徐元佐微笑站在前面,并不急著說話。

    他還要眾人繼續醞釀一下情緒。如果有人愿意站出來說,孔子應當回歸諸子,那他當然是十分樂意的。雖說王學也是儒學,但是泰州學派在提出人人可為堯舜的時候,其實已經等于推翻了“孔圣”的圣人資格,將他回歸于萬世師表的偉大老師地位。其實只要細細思考一下“人人可為堯舜”這句話。就能看出其中的“野心”——人們只需要一位引路的老師,而不需要主掌真理的圣人。只有人缺乏成為堯舜這等圣人的資質,才需要通過膜拜圣人來獲得補全。

    這其實也應該是真正儒生的認識,是哲學與宗教的分野。學識未深的人,總是因為敬畏而神化偶像,硬生生創造出了一個儒教。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學儒教就像是一根糾纏在一起繩索,相互交織、纏裹、支持、沖擊,無法以片面的肯定和否定而下結論。

    顯然以徐元佐的精神和物質立場,讓********諸子,讓儒學壓倒儒教,乃是最理所當然的選擇,所以才會有了今天的“瞞天過海”。結果卻被政治敏感度極高的廣粵儒生叫破了,說不定在江南就能混過去了。

    徐元佐等了一等,見所有人都站在對面。只好笑道:“其實是小弟的一些小小疑惑。圣門以四書五經為提綱,這當然是沒說的。那么圣人之下,韓柳歐范先賢,周程朱陸諸子,乃至于本朝的碩儒宗師,他們的著述應該與經典同放,還是與諸子并列呢?”

    眾人一時釋然:原來是自己著急了,徐敬璉還沒說到圣門的經典安排呢。他們可沒想到自己的小師弟。竟然還是個王學余孽,而且還是王學余孽之中的奇葩。

    徐元佐道:“我想在書庫之外。設以‘經’部,專門存放名教元典。天地不變不易之真言方能謂之經,選入其中怕是需要一些門檻。此地是為了讀書所建,終不能陷入口舌官司之中。”

    眾人微微點頭,私下紛紛議論。

    徐元佐靜靜等他們說完,方才道:“好在現在時間寬裕。諸位師兄可以細細討論。我也會請教恩師,看恩師的意見。”

    “該當有老師決斷。”眾人紛紛應道。

    徐元佐很快重掌節奏,繼續往下介紹。到了自然科學,規模就遠不能跟前面的人文社科相比了,不過數學和天文學還是很給面子。能撐得起來,生物學十分長臉——得益于發達的中醫藥典籍,至于物理化學就全靠徐元佐了。

    徐元佐本來擔心天文有些敏感,到底在唐朝時候“私習天文”和“偷渡關”是兩條罪在不赦的重罪,宋人也沒有用明確的法律文件將天文和天命解綁,不過私學天文者并非沒有。蒙元沒有這種講究,反倒是激發了天文的學習和傳承。到了明朝,法律上已經不禁止民間私學天文,但是因為與天命糾纏太久,還是有些敏感。

    不過眼下的廣東士子們顯然離朝廷太遠。他們對于儒學的地位很敏感,但是對于天命的問題就很麻木了。這也是國家承平太久,朝廷的合法性已經深入人心,誰會質疑一個兩百年的朝廷是否有天命呢。

    徐元佐沒有見到阻礙,大大松了口氣。只要現在沒問題,以后也不會有問題。萬歷年間歐洲人帶來了數學和天文新知識,士大夫階層可不在意官學還是私學,各個都很起勁。到了崇禎年間修歷書,朝廷甚至設立了三個機構同時修訂:欽天監以傳統歷法修訂;徐光啟主持西法修訂;還有一個民間科學家號稱自己的方法準確性遠勝欽天監和西法歷,所以崇禎同意他享受同樣待遇,修訂一版。最后擇優而用。

    可見歷史的車輪只要滾入萬歷時代,就算有人螳臂當車,也是抵擋不了大明開明開放的天文熱潮的。

    “愚兄聽說過《化經》,卻不知這‘化學’是否出于此書?若是本乎道家經典,為何放在自然之中,而不歸于諸子呢?”坐在前排的舉人師兄問道。

    徐元佐笑道:“此化學與道家《化經》并無干系。唔,為了叫諸位師兄有個直觀的概念,小弟做個實驗,舉個例子。”他之前沒有準備,就想了個最簡單的:點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