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樊於期,戰(zhàn)績自然是坑的一逼,將秦國坑的不要不要的,逼得嬴政暴怒,下了通緝令,要他狗頭,更是滅了他全族。 嬴政在位期間,滅人全族的事情并不少,不過樊於期算是獨一檔。 最讓他出名的便是荊軻刺秦,燕丹讓他獻上狗頭,借此靠近嬴政。 樊於期也是很果斷,直接切下腦袋送過去了。 就離譜! 歷史記載是這么一回事。 樊於期此人一開始算是長安君成蟜的下屬,甚至蠱惑長安君成蟜謀逆,只是后來此事不了了之了,有點虎頭蛇尾的味道,呂不韋也不想此事擴大影響便壓了下來,再后來,他便投靠了昌平君,直至今日。 此人洛言也見過幾次面,是個面相極為俊朗的青年,換句話說,賣相很不錯。 至于人如何,洛言沒有仔細接觸過,因為沒必要,就單單此人歷史上干的事情,就足以被滅全族數(shù)次了。 “可令桓齮策應,駐扎在平陽,只要站住此處關卡,趙國可以防御的地帶便不多了,唯有與秦國正面交戰(zhàn),只需一戰(zhàn)定勝負,便可直撲邯鄲,一口氣滅了趙國,加上此番趙王偃身體病重,太子之位懸空,趙國朝野必然震蕩。 如此良機,萬不可錯過!” 昌平君繼續(xù)說道,語氣鏗鏘有力,聲情并茂,一副我為秦國盡心盡力的神態(tài)。 說的我差點就信了……洛言心中一樂,論其對秦國盡心盡力,整個大秦,舍他其誰。 “臣附議!” “臣附議!” …… 昌平君剛剛說完,便立刻有幾名文臣站了出來,為昌平君站臺。 嬴政目光微凝,看向了昌平君身旁的洛言,詢問道:“櫟陽侯以為樊於期如何?” “臣以為,現(xiàn)在攻趙有些為時尚早,秦國志在天下,而非趙國一國,將過多的兵力浪費在趙國有些得不償失,須知,滅了趙國,下面還有魏楚齊,尤其是楚國,地大物博,非六十萬兵力不足以踏平。 所以,前期對燕趙之地當智取,能節(jié)省兵力便盡量節(jié)省。” 洛言思量了一會,便是開口說道,同時冷不丁的刺了一下昌平君。 “滅楚國需要六十萬兵力?” 嬴政也是眉頭挑了挑,顯然被洛言這個數(shù)字驚到了,楚國有這么強嗎? 同時驚訝的還有群臣,一個個驚愕的看著洛言,顯然都沒想到洛言會這么說,聊著聊著竟然將話題聊到楚國身上去了。 楚國強不強洛言心里沒數(shù),但歷史上這般記錄的,洛言覺得這個數(shù)字應該沒有夸大。 洛言掃了一眼在場的群臣,其中自然也包括昌平君,最后落在了嬴政身上,上前一步,沉聲的說道:“不但需要六十萬兵力,還需要由上將軍王翦親自統(tǒng)帥,方有可能一口氣滅了楚國。 楚國地界太大,兵力太少,無法將出楚國兵力殲滅,甚至有可能陷入包圍圈,被楚國圍剿。 唯有兵力壓過對方,才有可能逼迫對方?jīng)Q戰(zhàn),以硬實力,一拳錘死楚國。” “臣以為,櫟陽侯所言在理,楚國地勢太廣,若兵力不足,難以滅之!” 洛言剛剛說完,一旁的蒙毅便站出來為洛言站臺了,如今蒙家和洛言也算是穿一條褲子的了,蒙驁這位老將軍下臺之后,蒙毅年青一代基本上都是跟洛言混的,借此得到嬴政的重用。 哪怕不提這些,洛言所言也是極為有道理,蒙毅自然不會唱反調(diào)。 出生將門,對于用兵自然不陌生,哪怕棄武從文,但也絕非只會讀書的軟弱之人。 昌平君深吸了一口氣,目光微微閃了閃,有著一抹陰沉之意在眼底深處一閃而逝,洛言所言有沒有道理,他豈能不知,對于楚國的了解,哪有人比他這個楚國公子知道的多。 他雖然沒有徹底了解過楚國的兵力國力,但也知道,按照洛言這種打法,六國有哪一國扛得住? 六十萬兵力! 王翦親率,覺得不會出差錯,直接攜大勢碾壓過去,任你有多少計謀都沒用,只能憑硬實力和秦國死磕到底。 可楚國死磕的過嗎? 尤其是楚國本就是三大族控制,各自為政,誰愿意多出兵和秦國死磕? 勾心斗角,哪怕是到了滅國之時,依舊免不了這些玩意。 “臣絕非危言聳聽,大王若是不信,不妨問問昌平君,以楚國的地勢,如真要滅之,二十萬人可以做到嗎?” 洛言話鋒一轉,看向了昌平君,詢問道。 昌平君看著洛言的目光,感覺有點心肌梗塞,不過臉上卻是不動分毫,沉吟了片刻,有條不紊的說道:“以楚國的國力確實非二十萬人可以做到,可楚國的兵力卻并非一條心,只需逐個擊破,多花費一些時間,也并未向櫟陽侯說的這般夸張。 六十萬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