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委內瑞拉經濟困境與教訓-《美洲之龍》
第(2/3)頁
領導人沒能聽從他的意見。相反,油價的小幅上漲一直在扭轉委內瑞拉非石油行業的增長態勢,這些部門在石油繁榮前的平均增長率為3.3%,在石油繁榮后則變成-2.8%。
由此導致犧牲其他行業的同時對石油收入產生持續依賴,并且使風險集中于一項脆弱商品。如上圖所示,石油依賴度從1998年以來有所增長,石油所占出口從2012年的70%增加到95%以上,2016年據報告為96%。
第二,在石油繁榮時期,石油租金還可能導致對國外進口的依賴性增加,從而犧牲國內產業。
這是因為新發現的油田或石油價格迅速上漲導致了外匯大量流入。外匯儲備增加導致貨幣升值,損害了其他產品在出口市場上的競爭力,并增加對外國相對便宜的進口貨物的依賴。當石油收入飛漲時,進口額增加。
然而,當原油價格下跌和石油美元下跌時,正如現在,政府進口貨物就變得更加困難,由此產生了20世紀80年代和自2012年以來的商品短缺。在現有條件下,委內瑞拉政府決定優先支付其主權債務,而不是進口更多的貨物。
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2008年,國營石油公司大樓的標語“祖國,社會主義,或是死亡”。
資源詛咒的第三個后果是地方性腐敗。嚴重依賴自然資源出口等外來租金的國家,能夠開展大規模的公共支出計劃卻不必制定財政制度來征稅。結果,公民就減少了向政府問責的意識。
此外,當公民的代理人擁有壟斷權力和自由裁量有價值權利的分配權時,腐敗的動機也會增加。委內瑞拉長期以來一直是這樣,公共部門的腐敗至少可以追溯到1958年的民主化時期。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末尾,石油價格飛漲,對行政權力的橫向制衡以及對國營石油公司委內瑞拉石油公司(PDVSA))的監管都有所減少。如今腐敗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腐敗反映在透明國際關于委內瑞拉腐敗感知指數的變化上。自1995年第一次調查以來,該國一直處于世界最腐敗國家的前10%。而在2005年以后該指數繼續下跌,反映出民眾對查韋斯和馬杜羅政府保持清廉公正的信心逐漸減少。
軍事,民主化和“政黨統治”
軍政府傳統、起步較晚的民主化以及民主代表性薄弱等政治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當前的危機。
作為解放者而聞名的西蒙·玻利瓦爾(Simó
Bolíva
)是一名軍事和政治人物,他在使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和巴拿馬從西班牙的獨立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左)。2014年的一場閱兵式以緬懷2013年去世的總統查韋斯(右)
獨立英雄西蒙·玻利瓦爾說過:“厄瓜多爾是一個修道院,哥倫比亞是一所大學而委內瑞拉是一座軍營?!笔聦嵣希瘍热鹄溲b部隊一直是委內瑞拉政治和國家建設的關鍵參與者。截止1858年胡利安·卡斯特羅(Juliá
Cast
o)的軍事獨裁統治,獨立后所有的領導人都是代表了自由派和保守派的舊軍官。
現役和退役軍官交替掌權的情況隨著1899年光復革命而不再發生此后直到1945年,國家先后遭到軍官獨裁統治:西普里亞諾·卡斯特羅(1899-1908);胡安·比森特·戈麥斯(1908-1935);埃萊亞薩·洛佩斯·孔特雷拉斯(1935年-1941年);以及伊薩亞斯·梅迪納·安加里塔(1941-1945)。
西普里亞諾·卡斯特羅總統通過私軍奪取政權后于1899至1908年統治委內瑞拉(左一)。
胡安·比森特·戈麥斯總統從他的前任手中奪取政權,并從1908年一直統治到1935年他去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