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京文廟沸騰,其實整個東京也都在為之沸騰。 慶祝儒教大宗師的誕生。 王霖在文廟與三位大儒問答,闡釋圣人之道,對二程和張載的理學(xué)經(jīng)義,進一步闡釋,成為史無前例的集大成者。 燕王讀書法問世。 這一天將是讀書人狂歡的節(jié)日。 史書上注定要記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黑壓壓的人群一眼望不到邊,鋪天蓋地的歡呼聲吶喊聲聲震云霄。 有士子在臺下高呼道:“聞聽燕王殿下詩才絕世,今日殿下既上儒教大宗師尊號,又至此為我輩讀書人講解圣人之道,窮究經(jīng)義至理,何不臨場賦詩一首以紀(jì)盛事?” 周遭士子聞聲而起,漸漸就引得現(xiàn)場上萬讀書人一起高呼狂熱大喊。 趙構(gòu)有些艷羨地望向王霖。 如此聲望,縱是皇帝也不能及。 臺下的孔琳美眸閃爍,她悄然離去,明日她將嫁進燕王府,她得回去備嫁了。 王霖深吸了一口氣。 他在心中默念一聲“對不住朱子你老人家了”,頓了頓,這才揮了揮手,朗聲高呼道:“諸位,孤前日讀書,略有所感,得詩一首,與諸公共勉。”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此觀書有感絕句的文學(xué)性自不必說。 這是朱熹最出名的詩作。 抒發(fā)讀書體會的哲理詩,描繪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又蘊涵了理性的東西,既清新自然,又略帶禪機。 王霖在此刻吟出,無疑對他前面提出的讀書法進行了最佳的反證和映襯。 讀書法的邏輯,與這首絕句的內(nèi)涵,相得益彰,熠熠生輝。 臺下先是一片無言的緘默,旋即爆發(fā)起雷鳴般的歡呼聲和喝彩聲,掌聲雷動,如山呼海嘯。 張魁三人對視一眼,心中感慨交集。 燕王其人,絕對是在儒教衣冠危難之時天降大才,匡扶江山,教化萬民,有圣人之相。 張魁瞬時打定了主意。 他頭一個躬身跪拜在地:“老朽空活六十載,今日才知圣人真諦。燕王殿下天命奇才,堪為儒師。老朽不才,愿斗膽拜于殿下門下,還請殿下收納!” 一日師,終生師。 倒不是張魁見異思遷,只是擇賢再師。 也不代表他拋棄過去師,而改換門庭,而是繼續(xù)從師而治學(xué)的意思。 程遠(yuǎn)景和周子宴也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同時跪拜在地,高呼不止。 周遭士子呆了呆,也旋即有不少人跟隨而拜。 王霖嘴角浮起一抹苦笑來。 望著三個蒼首老翁跪拜在地,他不敢怠慢,匆匆下了高臺,逐一將張魁三人扶起,連稱不敢。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