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數百舉子在尚春坊內山呼萬歲,聲震云霄。 這般動靜,自然很快就驚動了京城兵馬司和錦衣衛的人。 只是當前來護駕的人手看到兵馬司主將武松微服相隨,且在暗中布置了嚴密人手,就都留在外圍清場,嚴陣以待。 換言之,聞訊趕來的士子文人再也進不去尚春坊了,只能聚集在坊外,急得滿頭大汗。 皇帝微服私訪,在尚春坊內與眾舉子答對,然后現場造圣,這是儒林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大盛事,不能親身與會,他們豈能不抱憾終生。 孫亮讓人取來了桌桉和筆墨紙硯。 然后,張魁顫巍巍地親自研墨,張魁弟子、子數人侍立在側,王霖微微定神,當眾伏桉寫下了“一代宗師”四個龍鳳鳳舞的大字。 此為他對張魁追隨河北、協助著書立說的最大褒獎。 有皇帝親筆的這“一代宗師”匾額,張魁將毫無爭議成為當世首席大儒,名垂千古。 至少是個儒教半圣。 在儒教的地位,不亞于洛陽二程和張載。 張魁激動萬分,感激涕零,熱淚盈眶。 他諾大年紀白發蒼首猶自堅持跪拜在王霖腳下,高呼萬歲。 張魁治學一生,為官三十載,終于在人生最后一程中,走上了人生巔峰。 張魁慟哭不起。 王霖苦笑,趕緊彎腰將他攙扶起來。 他可不愿意張魁因為而狂喜過度,提前殞命。 他還希望張魁殘年能引領整個天下士林,協助自己掌控民族大義和話語權。 毫無疑問,在某種意義上說,當前這個時代,話語權大半還是掌握在士族階層手上。 張魁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他在孫亮攙扶下站在王霖側后方,面向眼前這黑壓壓一大群情緒同樣激動的各地舉子,顫聲高呼道:“汝等舉子肅靜,但聽老朽一言。” 眾人漸漸平靜下來。 張魁老臉漲紅道:“我輩讀書人,讀書為了什么?皇上說得對,讀書為了濟世安民,為國出力,而非為了一人一家之榮華富貴。 陛下乃我儒教大宗師,文華魁首,國家危難之際,天降圣人。 老朽不才,曾有幸追隨圣君于河北御敵,又為圣君著書立說略盡綿薄,今爾等要銘記圣君教誨,熟讀精研圣君所著《四書經集注》和《讀書法》,日后但有存進,當舍生忘死為國效命! 莫忘君恩! 陛下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老朽以為,自今日起,凡天下讀書人,無論是否科考晉身,當為天子門生! 老朽建議,我大燕圣君曠古絕今,當立圣君圣像于文廟,與孔圣共享尊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