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把目標改一改就有意思多了!-《科技之錘》
第(1/3)頁
寧為曾仔細思考過自己大腦異變之后多出的一些功能,他覺得這些功能的重點大概在于引導。
也就是說每當他接觸到有用的知識點,他的大腦就會被激活,然后給出激烈反應,聯想出許多關聯知識線。而對于另一些知識點,大腦竟然毫無反應。
目前來說理科內容的激活反應比較強烈,比如數學、物理,尤其是量子物理。
文科內容則基本上毫無反應,比如政治。
所以當他決定開發一款EDA,并開始針對性的尋找EDA資料的時候,大腦反應也極為活躍,并給出了一系列的建議跟指向性極強的方案。
就好像他當時從NS方程聯想到湍流算法一般。
換而言之,寧為相信這款EDA一定是有用的。
只是怎么用,他到現在也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本來打算在微信里跟魯東義頭腦風暴一番,但那家伙顯然對EDA項目并不感興趣,完全沒接茬。
所以這個提問也是讓寧為很頭疼的一個問題。
他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這款EDA一旦設計成功肯定有用,但具體如何推廣,能不能真的實現其價值,他卻沒把握,或者不知道如何措辭去說服提出這個問題的人。
……
“韓教授,我不方便直接回答您這個問題,我只能告訴你,這款EDA肯定是有用的。如果我們做得足夠成功,它甚至可以改變人們對于未來一系列電子產品的預期?!睂帪樽终寰渥玫拇鸬馈?
提出問題的是他挑選的人中唯一一位擁有教授職稱的研究人員,韓文清。
寧為選中他主要是因為這位教授既參加大型集成電路的開發,也有豐富的軟件開發經驗。有一個經驗豐富且嚴謹的大佬帶隊,他的工作能輕松許多。
“這個回答并不能完全說服我?!?
韓文清推了推眼鏡,態度依然嚴謹:“如果一款產品足夠成功,在設計階段就已經應該找到該產品對比競拍的優勢,否則這個項目如此著急上馬是不是太倉促了?前期浪費時間跟資金,對于項目整體規劃來說并沒有好處。而且最怕最后開發出來的產品毫無意義。”
“你只是個學數學的,你這個年紀數學方面有所建樹我很欽佩,但跨界不止需要天賦?!?
寧為想了想答道:“韓教授,怎么可能毫無意義?首先國內的EDA工具不全這一點您不能否認吧?EDA軟件要覆蓋 IC 設計、布線、驗證和仿真等所有方面,現在的國產EDA很多只涉及到其中的一部分環節。”
“其次,浪費資金我不能認同。湍流算法項目不知道您有沒有了解。這款算法從設計到開發,我沒有拿學校一分錢的研發資金,甚至在進入測試階段,實驗室準備給我五十萬的研發資金,都被我拒絕了。具體到EDA這個項目,目前計劃中資金的使用大都集中在實驗設備的租用跟購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