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春日之光照射了進了,這困意也襲上來了。 嬴政情不自禁微微向后一躺,他有些累了。 嬴政皺著眉,看向窗外。 焚書,不是什么大事;至于禁止私學(xué),也確實該為之。 李斯所計議,深合寡人之心。 嬴政站了起來,走了走,算是活動了一下身體。 為庶民提供教化? 嬴政覺得非常沒必要。 倒是,扶蘇這始終堅持懷柔的主張,可是讓嬴政非常之不滿意,但是又非常之欣賞。 對于一個皇帝而言,最關(guān)鍵的無非兩樣,一是有獨斷大事之決,二就是辨賢識才之能。 顯然,這兩樣,扶蘇已經(jīng)具備了一樣。 但是嬴政不免想到,未來扶蘇繼位,他會遇到的種種問題。 扶蘇的很多主張,都與大秦的法治主張相悖。 法,貴在一。 不焚書,難不成,要由著那些士人手里捧著詩書,而后肆無忌憚的妄議朕嗎? 統(tǒng)治民眾,關(guān)鍵是要靠嚴(yán)刑峻法和軍隊鎮(zhèn)壓。 用文教來教化百姓,想必又是那個蕭何和張蒼的意思。 扶蘇識人不清。 殿中靜悄悄了半響,嬴政這才繼續(xù)又問。 “李斯之議,如何成了禍國殃民之策?” 這是嬴政對扶蘇的最后通牒。 不管他說不說來個所以然,這焚書的事情就這樣定了。 而且設(shè)立鄉(xiāng)學(xué),推行大一統(tǒng)思想教育的事情,也就要泡湯。 嬴政,扶蘇如何不明白。 他如果不固執(zhí),就不可能完成這天下大一統(tǒng),奠定華夏初次統(tǒng)一的格局。 但是也是他太固執(zhí)了,所以大秦帝國并沒有完成好戰(zhàn)時到和平時代的過渡。 “天下士人,多喜好詩書,陛下若焚書,只會招致天下士人對陛下的不滿。” 嬴政聽了,卻冷哼一聲。 嬴政對于這類事,很是不屑。 對于這種反對他的人,嬴政向來是絕對不手軟。 “朕手中,有百萬之師,區(qū)區(qū)文弱士人,也敢妄議寡人?” 只能說,嬴政還是老樣子。 自詡雄師在手,江山永固。 “臣觀君父,時時想起……” 嬴政側(cè)目掃了一眼扶蘇。 “想起何事?” “武王伐紂?!? 一股子怒氣忽的從嬴政的下腹竄上來,直接沖到腦門子上。 嬴政當(dāng)即變氣的臉白了。 “放肆!” “胡言亂語?!? 嬴政當(dāng)時氣的恨不得一劍捅了眼前這個白眼狼。 一國太子,詛咒該國要亡。 而且扶蘇是嬴政最器重的孩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