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楚國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諸侯國,受周王室的影響,幾乎每一代楚王都有分封自己的弟弟和兒子,因此,楚國誕生的氏族遠不止屈景昭三家。例如,斗、伍、藍、麻、鐘、苗、左、卓、成等一百多個氏族,皆是楚國羋姓后裔。 換句話說, 楚王所在的熊氏一族,和這一百多個氏族,都是羋姓子孫,而楚國歷來比較注重門閥貴族,因此,上述這些家族都在楚國得以立足。 為什么秦二世最擔心的就是楚國, 正是因為楚國的貴族根本就沒有倒下。這些氏族分散盤踞在各地,在面對楚國危亡之秋時, 選擇了保全自己。 當年秦國一舉滅了楚國, 是給秦始皇帝創制了千秋功名,但是禍患也留給了秦二世。楚國的貴族,因為有些人早早就丟了戰旗,逃回家里,所以保留了實力。 是故,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以屈景昭為代表的楚國貴族,反而因為享受了秦國給天下創造的十四年和平,對庶民的壓榨和剝削更甚,以至于將自己滋補的更為貪婪。 楚國的貴族既然敢召開這樣大規模的加冠禮,顯然是做足了準備。 蕭何來的早,等人齊又用了足足半個時辰。 【古代半個時辰是現在一個小時。】 只見楚國各氏族的族長都來了這地方。楚人自有他們的風俗習慣,紛紛頭上戴著串了白玉的抹額。 蕭何頓時感到壓力巨大。 一個加冠禮,光是外姓氏就請了起碼三百人。孫通看著,心下也知,這楚國實力尚存啊!而且實力甚是雄厚,難怪當今天子這么看重楚國。 蕭何頓時覺得自己已經入了一個是非之局。 甚至于, 今日這出加冠禮, 他只是個座上賓客,連主場到底是楚人還是秦人都不確定。 …… …… …… 陳郡向西萬里之遙處,關中咸陽城。 同樣是十月之末,深秋晚景,山上紅葉紛紛,宮廷里也是紅花黃葉雜亂鋪陳。 二世對著幾份奏章皺眉。 “末將池武拜啟陛下,當今荊楚之地,貴族尚存,勾連結黨。先帝崩殂,私下稱慶。如今陛下大治,雖施恩澤于天下,然叛逆之徒蠢蠢欲動,妄圖東山再起。唯望陛下明察。” 池武的奏章,另附一行小字。問陛下安。 “末將趙佗啟奏陛下,荊地流民甚眾,藏匿山林,不出賦稅, 不上戶籍。貴族之家互相掩飾,私下朋比,唯恐勢力不夠。愿陛下施重兵相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