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些老者一個個站在洞口前,望著這謁者令的馬車在絕塵而去。 是時,一個年輕人走了過來,他問這些老者們。 “自古以來,這磨磨完了,就要?dú)ⅢH,以絕后患。我等都知道身處何地, 此乃先帝之陵墓所在。眾位難道不知道這個道理,更不知道其中的利害輕重嗎,為什么要多此一舉,對皇帝的使臣說這樣的話呢。這不是徒勞無功的事情嗎!” “我們心中自然有數(shù)。可是年輕時被富貴功名迷了眼,如今老了,忽的發(fā)覺這金山銀山堆得再好,到時候也不過是存放白骨一具的地方,又有什么意義呢。” 這話說的, 眾人都聽著覺得有道理。只是自然也有人想到如今躺在陵墓了那位。 是啊,人都死了,修建這樣豪華奢侈的陵墓,又有什么意義呢,也不過是存放一具尸體罷了。 老丈繼續(xù)道: “之所以說那些話,也不過是為自己爭取一線生機(jī)罷了。此生再無他愿。若是這話也不說,怕是死了都難瞑目。” 一群人聚在一起,又是一陣長吁短嘆。 那些工匠們,分到了肉食,神色倒也沒有那么輕松。 只是老年人自顧自的為遲暮傷感,可是年輕人們卻攥緊拳頭。他們一定要走出陵墓。 巖穴處,山風(fēng)呼呼的刮,這喝肉湯的人走了一撥,可是其他人又不敢湊上前去,只能貓在地上蹲著,緊緊看著火苗在竄,聞著肉湯的香味。 底層的百姓, 壓力過大,找不到宣泄的地方,只會把暴力和憤怒宣泄到更弱的群體身上。 秦國修建陵墓的士卒,本身就是被淘汰者,在暗無天日的地宮里勞累了多少年了,卻連地宮主人的面都見不到,重重壓迫之下,自然對這些刑徒施加以最殘酷的鞭打。 若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時代的風(fēng)氣逐漸低糜,那往往是從頂層開始敗壞的。如果主上不能夠賞罰分明,不能夠正視聽,那么內(nèi)臣就會借機(jī)攀附權(quán)力,而外臣得不到皇帝的信任,被迫退出權(quán)力中心。 但是現(xiàn)在,帝國的至暗時刻已經(jīng)過去。至少關(guān)中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氣,就像是生長在巖石下面的雜草,所有想要出頭呼吸新鮮空氣的雜草,只有那幾條狹窄的裂縫作為途徑。 只是現(xiàn)在,壓在這些雜草頭頂?shù)木奘蝗伺查_,一時間所有的草木都可以自由地、筆直地向上生長。 也只有這種情況,才能稱之為成功的改革。 古來秦國歷史上, 已經(jīng)有過一次成功的改革, 自然是商鞅變法。只是現(xiàn)在,這個時代的人,再一次見證了秦國的制度變革。帝國的黃金時代,還遠(yuǎn)沒有落幕! …… ……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