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義且興兵-《九鼎風(fēng)云志》


    第(1/3)頁

    轉(zhuǎn)眼春光已盡,夏日早至,天下久旱無雨,多地民不聊生。

    天子疾病纏綿,病痛昏迷之中常呼徐遂成名號,但清醒之時方才憶起,那徐遂成因附逆中山謀篡,早已被下獄誅死。新?lián)Q的幾個御醫(yī),都沒有徐遂成那般醫(yī)術(shù),便是為天子稍減痛苦亦是不能。

    董賢寢不安席,衣不解帶,日夜伺候在天子榻前,恨不能以身代之,整個人都消瘦了一圈。

    朝上眾臣有進靈藥者,有薦名醫(yī)者,但全部一無所用,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天子的病情時好時壞,讓人心驚膽戰(zhàn)。

    甚至一些臣子都開始商議聯(lián)名上奏,請?zhí)熳釉缌⒗^嗣,以圖社稷穩(wěn)固。

    但誰也不敢出頭去遞交這份奏疏,生怕天子一個不開心,砍了自己的腦袋。

    畢竟天子剛剛即位三年,即便身體不好,尚無后嗣,也不能說這等喪氣話。

    至少不能由自己來說,誰想說讓誰說去。

    此時此刻,寢殿之內(nèi),天子正在臥榻之上昏睡,一位滿臉疲憊的少年官員侍立在旁,正是駙馬都尉董賢董圣卿。

    還有一位高冠中年臣子跪坐在天子臥榻之前,耐心等著天子清醒過來。

    一立一坐,非因官職高低,亦非身份之別,實乃跪坐這人與天子有師生之實,便是董賢在此人面前,也只敢侍立一旁。

    這人正是在河內(nèi)太守任上度過三年,也在京城銷聲匿跡三年的劉秀劉子駿。

    帷帳之中,形容枯槁的天子忽然間嘶聲喘息,猛地掙扎坐起,口呼:“圣卿、圣卿....”

    董賢急趨向前,幫天子拍背寧神,關(guān)心之情溢于言表。

    看到天子的形貌,劉子駿不易察覺地皺了皺眉頭。

    天子終于平靜下來,忽然抬頭看見劉子駿正在榻前,不由得悲從心中來,垂淚哽咽道:“先生....朕...我...”

    劉子駿看著眼前的大漢至尊,他還只是一名二十多歲的少年,

    三年之前,這位少年在劉子駿的輔佐之下,最終贏得了三王爭嫡的勝利。他踏著血與火走上帝位,帶著勃勃雄心,想要靖朝堂,重民生,固國本,開太平!

    可是人力有時而窮,便是天子也不可能掌控一切。朝堂勢力盤根錯節(jié),已是積重難返,除了王氏外戚,又來丁、傅兩家,佞幸小人相互攻訐,諫官言士皆不稱意,天下災(zāi)異頻現(xiàn),宗室逆亂四起,天子自身又罹患疾病,不獨無子無嗣,連正常起居上朝都做不到,實在是悲哀至極。

    劉子駿曾為天子做了許多事情,只盼望能夠讓這少年坐穩(wěn)龍椅,垂拱而平治天下,自己也能在盛世當中一展才學(xué),將自己辛苦編校的古文經(jīng)學(xué)推諸太學(xué),發(fā)揚光大,但坐上大位的天子,早已不是那個可以隨心所遇的少年,這波譎云詭的長安,也已逐漸脫離了他的掌控。

    他曾經(jīng)認為,若虛先生便是局中變子,楊熙便是那能夠制衡若虛先生的關(guān)鍵一手,只有獲得了若虛先生的支持和幫助,才能真正掌控這朝堂之上的一切。

    但越到后來,他才越是感受到,正因為若虛先生不黨不爭,才成為朝堂上不可忽視的力量,若是他親身參與這朝堂權(quán)力爭奪,那他也不過是個資歷厚、人望高、能力強的臣子而已。

    在天下大勢面前,無人能以一己之力改變國祚,改變這行將就木,即將滑向毀滅深淵的帝國。

    所以劉子駿決然離開朝堂,去了河內(nèi)郡做了三年太守,自此不問朝堂之事,只是一心教化民眾,巡牧一方平安。

    如今三年任期已滿,劉子駿回京述職,看到這糜爛不堪、滿目瘡痍的長安官場,不由得心中暗暗嘆息。看到自己曾經(jīng)的弟子,身被天下氣運的至尊,如今意志消沉,疾病纏身,更是唏噓不已。

    “陛下,您春秋正盛,來日方長,且寬心將養(yǎng)身子,必能康復(fù)如初,再圖宏業(yè)。”劉子駿最終也未說出別話,只有溫言安慰。

    天子看著這位將自己扶上帝位,卻終于黯然而去的先生,只覺彼此之間的距離已是越來越遠。

    “既然回京...先生便莫要走了,”天子掙扎著起身,連喘帶咳,“朝堂之上,還需要先生幫我...”

    如今的朝堂,已不是往日的朝堂了,便是自己留下來,又有何用?

    但是劉子駿看著天子期冀的眼神,心生不忍,心中暗嘆一聲,輕輕點了點頭。

    ---------------------------

    卻說劉子駿回京,遷為奉車都尉,令朝堂之上再生波瀾。

    這劉子駿曾經(jīng)是天子的心腹重臣,卻因推行古文經(jīng)學(xué)而被滿朝儒士一致攻訐,所以失了圣眷,被貶到河內(nèi)郡做了幾年太守。如今他又返回京城,還擔(dān)任了奉車都尉這種天子近臣,難道他又要東山再起了?

    曾經(jīng)與他有嫌隙的官員各各戒懼,與他交好親善者則是暗暗歡喜,若此人能夠再次崛起于朝堂之上,必然會對如今的政局造成深遠影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