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血小板減少癥,在外科手術中,它的存在就極為危險。” “有文獻表明,血小板小于90的手術,發生各種并發癥以及術后出現出血的概率,就會增加。” “而一旦小于60,可能這種幾率會更加翻倍。” “剛剛鄧志大哥提到的這篇文章里,血小板減少癥患者術后的HHS評分就是從49.5提升到了93.4,證明了,血小板減少癥,是可以耐受手術的。而且還可以擁有一個極為良好的預后的。” “但這些都是有一個前提的。” “那就是這些病人都會在術前使用免疫球蛋白,將血小板的濃度,提升至一個水平,然后再進行手術,且術后會予以維持。” “可是,有文獻對血小板的水平進行了解釋,就在術后的第2天到第4天,血小板的水平就會減低到術前的27%。雖然這個值會在術后的13天和術后的2月里恢復到術前水平。” “但就是術后的2-13天這個期間,病人出現出血的概率是會大大增加的。” “并且,我們還要注意到一點。” “在文章里面,所有的數字都是一個概率,但是對病人自己,一旦發生,概率就是1,沒有發生,那么概率就是0,沒辦法解釋。” “而且還是在這種,血液內科,并不推薦手術的情況下,血庫不發血的情況下,一旦發生意外,而且發生意外的幾率還并不小。” “我覺得我們沒必要冒這種風險。” “不管家屬同不同意,首先骨科就沒有相關的指南,如果一旦鬧到相關部門去,吃力不討好。” “當然,即便是這篇文章里,也沒有確定具體要把血小板提升到哪一個具體數值。” “只是推測的話?” 林尤的話,不言而喻。 意思就是,這個手術,還是不做為好,因為病人的身體條件不允許,沒有指南,國際上的文獻目前也沒有相應的準確數值支持。 在幾乎三無支持的情況下,做這種手術,沒必要。 這樣的風險,沒必要擔。 林尤是閔教授組,對科研研究最深的。 當然,正是因為如此,林尤才回到湘大二醫院來。 對科研有深入了解,肯定是好事,但是,同樣也會惹事。 若是遇到一個喊他去做科研計劃,但又出了事情不負責的上級,就更加能夠理解林尤為何會回到湘大來。 自然,閔教授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讓林尤遇到過再次類似的情況。 林尤如實道:“閔教授,我們最好還是在規則里面走的好。” 這句話,也是閔教授早上跟陸成說的意思。 閔教授沉默不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