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手術室的意外-《醫生從開掛開始》
第(3/3)頁
麻醉師那邊,同時在自己的麻醉單上,也記錄上了切皮的時間。
在手術室里,一切都必須很謹慎,所有的時間,必須一致,只有這樣的嚴謹,才能夠做好一個團隊的配合。
閔教授很快地從原來入路破開了皮膚。
皮下的軟組織疤痕增生,滲血不少,所以,在破開到皮下后,閔教授立刻改成了電刀。
這不是初次置換,所以,里面的解剖結構,和正常的解剖,并不一樣,因此,只能盡量從原來的入路做進去,不求自己最擅長的,這樣可以減少以后的疤痕面積。對病人術后的康復最為有利。
手術的原來入路,是經典的髕骨內側入路。
閔教授才破開關節腔,忽然一包濃稠得粘連的液體。就緩緩地從中擠了出來。
淡綠色,格外地濃稠。
看到這一幕,閔教授等所有人的臉色都狠狠一變。
抽吸器,趕緊拿培養管,送培養送病檢!
膝關節翻修手術,一般術前都只做普通的X線片,在片子上,只能夠看到膝關節的假體有松動,而MR太貴,而且MR在金屬膝關節假體存在的時候,存在偽影,因此,并沒有做。
而且,患者的膝關節并無明顯腫脹及發熱,所以也沒有提前做B超。
但是,遇到這種情況,閔教授還是強自鎮定道:“小陸,這個病人,你帶了培養管嗎?”
“備了一個,一般的關節翻修手術我都會常規備一套,實在用不到就退回來。”
接著陸成如數家珍一樣的把病人的病史說了出來:“病人五個月前做的膝關節置換,就在當地醫院做的,當時術后五天出院,未拆線,兩周后在衛生院拆的線,但是聽說當時傷口恢復得還挺好的,也沒有發熱這些。”
“術后三個月的時候,病人的患膝,再次出現疼痛,而且還再一次進行性加重,所以再來了我們門診就診。”
“最初時的膝關節置換術的記錄,是常規的手術,并沒有記錄什么特殊情況,也沒有太多的參考價值。”
陸成能夠把不是自己的病人的病程,記得如此詳細,自然沒人說他。
只是,翻修術,就是最怕遇到這種情況,若是這是膝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感染的話,那么,他們這次手術的選擇,就再次成為一個難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