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二十二 火器部隊的組建-《啟明1158》
第(1/3)頁
返回皇宮之后,蘇詠霖一邊吩咐遷移煉焦工場和冶鐵工場到城外的事情,一邊下令從軍中挑選文化水平高且身強力壯的士兵。
他不想繼續等待了,他要立刻開始著手準備組建明軍第一支有正式建制的火器部隊。
之前明軍也有使用火器,比如用投石機發射的雷神炮,比如用床子弩發射的大火箭,但是并不算是成建制的火器部隊。
和弓弩手一樣,炮兵也是顯而易見的技術兵種。
他們需要掌握發炮、清理炮身、保養火炮等等一系列的專業技能,又是戰斗兵員又是后勤人員,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術能力。
而從無到有組建一支技術軍隊,顯然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所以打從這個時候開始,蘇詠霖就著手開始組建炮兵部隊。
首先選拔出來的千余人是燕云兵團出身的大明高質量士兵。
他們被帶到了火器局觀看新式火炮的模樣,觀摩發射,了解火炮的殺傷力,同時和火器局的工匠一起研究火炮的具體性能和具體參數。
他們需要把這些重要參數記錄下來,以便于在未來演變為炮兵這個兵種的職業標準。
蘇詠霖在這個過程中也多次參與進去,和士兵們、工匠們一起討論這些問題,基本上一點不拉的參與了炮兵組建的全程。
他甚至親自擔任第一支炮兵部隊的長官,給他們發號施令,讓他們完成運輸、擺放、裝填、發射的全過程。
炮聲隆隆,震天動地。
最開始那一面實驗城墻已經被砸爛了,蘇詠霖調集了燕云兵團的士兵和中都工匠,在中都城北重新修建了一些城墻,作為火炮實驗的專用實驗墻。
其中有最普遍的夯土城墻,還有較為少見的包磚城墻,蘇詠霖還特意囑咐他們用不同的工程強度來制作這些城墻。
較為劣質的,趕工的,普普通通并不純凈的黃土建造的城墻。
還有非常精心建造的結實無比的城墻,主料甚至使用了當年統萬城的三合土類型,堅固無比,甚至讓工部工匠覺得這樣搞實在是太浪費了,不如真的給某些城市配備這樣的城墻會更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