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七十六 老子賭爆他!-《啟明1158》
第(1/3)頁
對于蘇詠霖的看法,辛棄疾沉默良久,最后選擇了認同。
蘇詠霖則對這樣的狀態表示無奈,并且認為這是無奈之下的舉措,發展真的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就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那么多年來我不斷給工部砸錢,就是希望他們可以弄出一些朝廷所需要的東西,同時帶來崗位上的需求,可是七八年過去了,進展相當有限。
目前能夠拿得出手的成果,也就是煉焦,煉鋼鐵和制造火器,這三樣是真的和過去有了質的不同,其他方面我也投入了很多錢財,只是目前還看不到什么成果?!?
辛棄疾主要著眼于軍事發展,并未考慮到國家基礎發展的這一系列難題和蘇詠霖所著眼的方向,對于科技發展方面的問題不甚關心,所以也沒有想到這一系列的問題。
蘇詠霖那么一說,辛棄疾才意識到國家發展的方方面面都是聯系在一起的,牽一發而動全身。
“看來專門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門人才去做,我這樣的人,還是搞搞軍事算了?!?
他有些慚愧地摸了摸腦袋。
蘇詠霖笑著搖了搖頭。
“有心就是好的,國家應該歡迎任何人的建言獻策,不管是什么方面的,你能關注這些事情,我很高興,之后你也可以適當的多關注關注,別一頭扎在軍隊里什么都不管了,軍隊想要打仗打得好,還要看后勤夠不夠好?!?
辛棄疾點頭。
“我知道了……之前未曾想到這一類問題,也未曾意識到發展的困難,以及發展帶來的成果?!?
“發展是硬道理,這不是一句空話,這是關乎治國理政的要道?!?
蘇詠霖嚴肅道:“雖然目前大明的發展程度不高,但是光是煉焦冶鐵和制造火器這三方面,就已經給大明帶來了很大的需求,大明需要更多的掌握技術的匠人去制造,這就是需求。
之后要是再出現一些什么更多的成果,需求就會更大更大,同時,大明開疆拓土了,更多的土地和民眾需要治理,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官員和吏員,需要復興會會員。
大明通商到了海外了,商業繁榮了,就需要更多的聰明商人和掌握算數的帳房先生,還需要更多的船只,需要更多的水手,需要更多的造船工匠,需要更多的伐木工,需要更多的運輸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