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孺子帝》


    第(1/3)頁

    六名宮女退到一邊,手里捧著的十二枚皇帝印璽形態各異,顏色也都稍有區別,像是十二位縮小了的先帝牌位,冷冷地監督著一切,要看看韓氏子孫究竟能折騰出什么新花樣。

    望氣者皇甫益——自稱也曾用過淳于梟這個名字——站在屋子中間,其他人或自覺、或不自覺地圍成圈子,傾聽他說話。

    皇甫益緩慢地原地轉圈,以顯示不偏不倚。

    他說:“諸子爭位,由大臣選立新帝,聽上去十分稀奇,似乎是前所未有的怪事,可是請諸位聽我嘮叨幾句:上古之時,天下為公,堯、舜、禹三代禪讓,表面上是前帝指定后帝,其實真正的決定者是大臣,丹朱為堯之長子,未能取得大臣擁護,而失去帝位,舜終其一生為民操勞,始終接受大臣的監督……”

    皇甫益說了許多,韓孺子瞥了一眼楊奉,就是在這名太監的指引下,他仔細看了一遍史書中的上古記載,意思與望氣者所言相差不多,只是史書將禪讓歸功于帝王本人的高風亮節,在皇甫益的層層剖析之下,真正起作用的是大臣,唯有取得大臣的支持,禪讓才能起作用。

    楊奉對望氣者了解之準確,令韓孺子吃驚,甚至有一點恐懼。

    “但是?!被矢σ嬖掍h一轉,“禪讓畢竟是上古之事,失傳已久,千年以降,帝位皆是父子相傳,天下以為定式。大楚定鼎百余年來,帝位傳承不絕,可是自從武帝駕崩,棄群臣而升天,帝位乖亂,以至臣民無措,天下洶洶,不知所從,大楚由此傾危。在下稍通陰陽,幸得陛下、太后召見,上觀天象、下察地理,以為亂象有因……”

    皇甫益接下來的話比較晦澀,各種怪詞滔滔不絕,總之只想說明一件事,帝位傳承的規矩該改一改了,沒必要全改,大楚江山歸韓氏所有,已為天下所公認,所以皇帝無論如何仍要在宗室之內產生,卻不一定是父子相傳,可以稍稍“復古”,由大臣選擇。

    就這樣,在皇甫益的一番講解之后,諸子爭位、群臣選帝這件事,由標新立異變成復古之舉。

    眾人聽得比較認真,韓孺子也是如此,倒不是被說得心服口服,而是想通過這些話弄清楚望氣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皇甫益沒有露出任何破綻,他將一切功勞與想法都推給太后與重病的皇帝,望氣者頂多給予一點建議。

    最后,他終于說到了重點,“宗室子弟眾多,不可能都參加爭位,本來應該由宗正府做出選擇,可這是第一次,宗正府沒有經驗,不敢接手,只好由韓氏子孫自薦,也就是四位到此的原因?!?

    皇甫益繼續原地轉圈,向四名爭位者挨個點頭。

    “今天并非爭位的起始,只是一次溝通與說明,我相信四位皇子、皇孫都已得到一品大臣的推薦,但是尚需一點兒憑證。倒也簡單,十日之內,請諸位拿到一品大臣的官印,交到勤政殿,讓幾位大臣看一眼,確認無誤之后,原物歸還,除此之外,再不需要一紙一字?!?

    東海王忍不住開口了,“要官印,還不如讓本人進京,官印離身,可是重罪?!?

    東海王瞧了一眼韓孺子,沒有指出這是一位奪印的天才。

    皇甫益笑道:“無妨,四位可親自捧印前來勤政殿,驗過之后就可帶走,絕不在他人手中停留。”他頓了一下,“為了這次選帝,宮內已經兩個多月沒有批復任何奏章,斷然沒有突然問罪的道理?!?

    東海王還是覺得不踏實,追問道:“比如……太師,我只需要拿到太師印,不需要領職的官印?”

    “不需要。”皇甫益道。

    正一品大臣只有五位,其中太傅、太師、太保位居三公,地位最高,卻沒有實權,只是虛銜,有印無府,命令不了朝廷中的任何人,如果兼領它職,才有實權,對于崔宏來說,太傅之印并不重要,真正有意義的是南軍大司馬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