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不合理的要求-《帝國霸主》
第(2/3)頁
即便是以光學儀器著稱于世的德國,在轟炸機瞄準轟炸的方面,也并沒有什么太好的解決方案。
所以,俯沖轟炸機也就應運而生了,這種將機頭對準目標,用慣性來保證精度的轟炸手段,簡直準確到讓人癡迷。
往往一架斯圖卡轟炸機,就可以準確的破壞一座重要的橋梁,這也為德國空軍節約下了大量的彈藥。
也正因為如此,德國空軍高層憑借著自己的好惡,要求德軍裝備的一切轟炸機都必須具備俯沖轟炸功能!
是的,你沒聽錯,一切轟炸機都要有這個功能!——后來德國研制的HE-177“重型”轟炸機,竟然也有這個要求!
在這個不合理的要求逼迫下,HE-177轟炸機竟然采用了雙聯動布局——在一側機翼上安裝兩臺發動機,但只驅動一個螺旋槳。
這讓HE-177轟炸機把四引擎轟炸機“整容”成了一架雙引擎轟炸機,結果問題不斷一直修修補補到了戰爭結束。
如此奇葩的要求在整個二戰之中,在德國這個本來就資源不充足的國家內,多到數不勝數。浪費了大量的資源不說,還浪費了大量的設計資源。
不難設想,如果老老實實把HE-177做成四引擎戰略轟炸機,德國會不會真的光顧烏拉爾工業區,讓斯大林品嘗一下戰略轟炸的滋味。
同樣一個讓德國設計師們郁悶的,是德國空軍始終強調戰斗機的通用性能。雖然這一點在ME-109E戰斗機上很好的統一起來,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統一最終讓德國空軍走上了絕路。
因為燃油本身質量的問題,還有發動機性能的針對性,德國實際上是不適合在ME-109E身上搞通用戰斗機的。
德國更適合俄國的路子,走兩套不同的戰斗機發展之路,一套用來做高空高速截擊機,一套用做低高度制空戰斗機。
這樣分配資源更適合德國空軍的發展思路——用王牌戰斗機去找敵人的戰斗機玩狗斗。
然后用高空高速截擊機,裝上大口徑機炮,配上只會俯沖拉起的飛行菜鳥們,去找盟軍轟炸機的麻煩!
“我的天……終于取消了……”聽到戈林取消了轟炸機俯沖要求的命令,亨克爾的工程師明顯松了一口氣。
讓大型的轟炸機進行俯沖這本來就是一種不合理的要求,為了這么一個不合理的要求,舍棄掉的任何性能,都是巨大的損失。
取消了這個命令之后,德國的轟炸機就能夠擺脫束縛,真正的走上合理發展的道路了。
至少,德國的轟炸機再也不會變態到不倫不類,如同小丑一樣在天空中束手束腳的飛行了。
如果分開引擎,制造真正的四引擎轟炸機,而不是讓發動機擠在一起,為俯沖轟炸縮小體積,那未來的德國轟炸機,看起來就合理的多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