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振興工業的第一步-《帝國霸主》
第(3/3)頁
當然,要做到這樣絕對,也是沒有必要的,可這是一個值得努力的目標。
目標被達到之后,所有人就會發現,德國每天生產坦克的總數量,不知不覺間就翻了一倍!
這就是統籌計劃的作用,也是將武器種類簡化,盡量形成流水線生產的優勢——所有的一切都在流水線生產的環節下調整,更容易達到產能最高的狀態。
武器通用的好處也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出優勢來:螺絲釘生產多了?撥給突擊炮去!坦克內的座椅生產少了?從其他型號的坦克上調來一些,就可以使用!
盡管無法讓所有的零件都實現通用,可只要做到百分之二十,甚至是百分之十,就可以簡化龐大的組織調度流程!
這就是基礎零件標準化帶來的巨大優勢,甚至可以說是巨大的變革!
兩個人第一次單獨見面,談話的內容不是那些枯燥的建筑物風格,和所謂的藝術。
所以施佩爾感覺到了元首的變化,也感受到了自己被重視的那種感覺。
他站起身來,低頭對李樂保證道:“我的元首!我會用盡我全部的力量,來為您的要求服務!德意志萬歲!阿道夫·希特勒萬歲!”
李樂點了點頭,同樣站起身來,繞過了自己的辦公桌,走到了施佩爾的面前:“如果遇到什么困難,不要自己撐著,來找我!我來幫你解決!我們缺少的時間,沒有任何東西值得我們浪費時間!”
“我明白了!我的元首!”得到了元首希特勒的全力支持,在第三帝國內可以說就拿到了通行證,這對于施佩爾來說,是很重要的助力。
要知道,他負責改革重組,并且要最終完成戰時動員生產的工業部門,都是和軍工有關的部門。
給軍隊生產武器,也就會得到軍隊的支持!勃勞希契元帥和戈林元帥,甚至是雷德爾元帥當然都會舉雙手支持他。
生產也就意味著收益,這些工廠的老板,也同樣不會跟收入金錢過不去!
所以對于施佩爾來說,他要做的工作,除了取消星期日休假的德國工人來說,根本就沒有人會反對!
大家都支持的事情,往往也就意味著效率會提高無數倍,這也是為什么,施佩爾在真實歷史上的1943年,為什么能讓德國工業體系立即興奮起來的原因。
“我一定會盡我最大的努力的!我向您保證,如果新的一年里,坦克飛機的產量不能讓您滿意,我就主動辭職!”施佩爾立下了自己的軍令狀。
李樂看了一眼施佩爾,笑了起來:“親愛的施佩爾,戰爭沒結束之前,我永遠不會滿意武器的生產速度。”找本站請搜索“6毛”或輸入網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