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技術儲備-《帝國霸主》
第(1/3)頁
彈道導彈技術好不好?當然好!人類在二戰結束之后就在拼了命的研發彈道導彈技術,也讓這個技術在核彈頭的加持下,變成了世界上最強的威懾力量。
經過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和沉淀,彈道導彈技術最終的命中精度能夠達到20米之內,基本上可以達到毀傷目標的目的。
再加上威力巨大的核彈頭,這些彈道導彈可以保證摧毀敵人的重要目標,毀滅敵人的中心城市,成為籠罩在人類頭頂上的核陰云。
不過,在1940年的時候,彈道導彈的技術還停留在初始階段,這種狀態下的彈道導彈價格昂貴,命中精度無法得到保障。
這樣的技術大規模使用,就會造成驚人的浪費,也是李樂不愿意提及V型導彈的主要原因。
李樂愿意投入一些精力去研發彈道導彈,這方面的技術可以說在未來70年甚至100年都都不會過時。
可是,在他的規劃中,德國的彈道導彈只是技術儲備,而不是作為秘密武器,投入到所謂的最終決戰內。
真實的歷史中,希特勒很喜歡這種武器,并且開始了大規模的研發和制造。
最終,V1型導彈在實戰中投入了1萬5千枚以上,而V2型導彈也制造了3000多枚。
這個數量在今天看來也并不是一個小數了,一個國家如果發射接近兩萬枚導彈攻擊敵國,絕對算得上是一場大規模戰爭了。
可是,在戰后統計的出來的數據顯示,只有40%的導彈落在了目標區10公里范圍之內……這個數據簡直尷尬到了極致。
使用之中的3000多枚V2型導彈,只有1100多枚飛到了英國本土,而這些導彈一共造成了多少傷亡呢?一共造成了2700多名平民的死亡……
除了毀掉了建筑物,給對方制造了恐慌,引起了對方的關注之外,這些昂貴的V2導彈,制造的實際戰果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誰能想到,1000枚大名鼎鼎的V2導彈,平均下來每一枚只能殺死不到3個人呢?
后世的一些網友用嘲諷的語氣叫這種導彈為“V2狙擊槍”,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這東西真的和狙擊槍性質差不多,大多數打出去的彈藥,都只能殺死一個人……
要知道這可是昂貴的導彈!要用上當時昂貴的高壓氮氣與過氧化氫和液態氧氣。
這些東西在當時都是很不穩定,需要在發射之前臨時加注到導彈內的化學物品,都是非常危險的程序。
而更便宜一些的V1導彈,因為飛行速度緩慢的原因,竟然是可以被攔截的——對方可以用戰斗機攔截這種導彈,在半路上擊落它們!
這兩種技術上并不成熟的導彈,最終投入作戰的時間,是悲催的1944年,那個時候即便是給這些導彈配上更先進的制導彈頭,把精度提高到50米左右,也完全無法改變戰局了。
即便李樂有圖紙甚至能夠改進這些導彈,可是要想讓這些武器在1943年加入戰局,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