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417東線的戰備-《帝國霸主》


    第(1/3)頁

    同樣是這一天的清晨,就在克里特島上的爭奪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的時候,李樂坐在會議室的主位上,看著愁眉不展的陸軍將領們。

    和前線的士兵們相比,他現在也并不輕松——他要統合現有的一切,改變未來第三帝國的失敗命運。

    這一次,他要探討的并非是登陸英國的問題,而是更加龐大的入侵蘇聯的作戰計劃。

    整個計劃命名為《巴巴羅薩計劃》,元首對這個計劃寄予厚望,希望可以憑借著這個計劃,一舉打垮蘇聯這個強勁的對手。

    與以往德國的敵人不同,這個龐大的敵人擁有廣袤無邊的平原和縱深國土,這對德國的閃擊戰戰術,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驗。

    什么叫做閃電戰呢?簡單一些說,就是充分利用飛機、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用機械化部隊來快速切割敵軍主力來達到預期效果。

    而德軍為什么能夠在戰爭初期,使用閃電戰呢?這就要從一戰之后的德國軍方反思,還有納粹黨上臺之后的一系列政策說起了。

    實際上,早在1933年1月希特勒上臺執政時,他就開始了一個看上去很堅定,實際上非常模糊的計劃。

    這個計劃就是實現德國人每一個家庭都有汽車,并且在生活和軍事上,都實現機械化。

    從振興德國經濟,并且擴大德國工業這方面來看,希特勒的這個計劃絕對是有好處的,甚至是可以說是非常英明的。

    類似擴大內需的經濟振興方案,在同時期的羅斯福新政上都有相同的體現。兩個國家都在拼命的修建公路鐵路,并且制造汽車等工業產品。

    國社黨從發家那個時候開始,就一直對汽車非常有好感。他們在自己的各種集會、檢閱和示威游行中大量使用汽車,這一點從今天的宣傳片內就可以看得出來。

    有消息表明,希特勒自己也很喜歡汽車,甚至有情報顯示他會讓司機飆車來排解工作上的壓力。當然這個說法究竟怎樣已經不重要了,事實是他真的對汽車很有好感。

    這種好感遠遠超出了一個國家元首的正常表現,因為汽車畢竟只是他的國家運輸體系中的一種手段,而且不是最重要的手段。

    德國在元首的帶領下,開始建造世界上最多的高速公路,然后未來,這上面計劃會跑滿甲殼蟲汽車!

    戈培爾在那個時代拼命的宣傳,把高速公路還有汽車當成了國家現代化的象征。這樣的宣傳使人信服,也證明了第三帝國的強大。

    李樂當然也在拼命的擴大汽車生產,實際上他也只能依靠這個辦法,來擴大針對蘇聯的攻擊規模。

    在獲得了額外燃油的基礎上,也就是在利比亞發現了油田的基礎上,建造更多的汽車,來填補未來入侵蘇聯的時候,所要依賴的運輸補給需求。

    從德國陸軍的觀點來看,特別是從負責補給與運輸的有關部門的觀點來看,這種事態是既可喜,又可慮的。

    可惜的是,德國陸軍似乎根本就不可能停止對汽車的需求。永無止境的擴編,讓產能無論擴大多少,都仿佛根本沒有效果。

    每個月為陸軍提供1000輛新的汽車,也只能替換掉淘汰的老式汽車。報廢損毀還有等待維修的汽車數量,在基數龐大的基礎上,多到讓人咂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