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節 撤兵?-《烽皇》
第(1/3)頁
思考再三,袁無為心境慢慢安定下來,是該做出決定的時候了,此時越拖便越是不利,從大局著眼,也需要即刻做出判斷和決定。
現在已經不是考慮如何滅掉固始軍的時候了,而是需要考慮蔡州如何在這未來的一戰中生存下來了。
蔡州還是有些小覷了南陽的胃口,吞下申州之后反而刺激了南陽方面的胃口,現在南陽更是把魔掌伸向了安州,一旦吞掉安州,南陽就會演變成為一個比肩淮北、淮南,僅次于大梁和大晉的一方霸主。
而南陽內部的變化也促使南陽二劉之間的關系重新定位,趨于融洽。
原來劉同和劉玄面和心不和,但現在南陽二劉明顯已經就地位、勢力范圍以及后續擴張方向達成了一致意見。
劉玄用讓出南陽府和泌州這兩塊南陽最精華的地區換得了隋州、申州以及目前正在攻伐的安州的控制權,同時也獲得了整個南陽在經濟、軍事方面所有資源的全力支持。
這種情況下,素來野心勃勃的劉玄勢必將目光望向東面。
東面是哪里?
泌州的東面是蔡州,申州的東面是光州,這種情形下,如果大梁也覺察到了這一點,哪怕劉玄一時間還要忙于拿下和消化安州,但只要大梁拋出橄欖枝,只怕劉玄就要迫不及待的撲上來了。
當然這只是最壞的設想,要袁無為的判斷,哪怕鄂黃杜家再是懦弱無能,對于南陽悍然吞下安州,只怕也是要做出一些反應的。
但是袁無為也清楚,要讓鄂黃杜家就此對南陽開戰,只怕杜松是沒有這個魄力的,頂多也就是做一做姿態,甚至可以說杜家恐怕還要擔心南陽借勢繼續南下吃掉沔州,進逼鄂州吧?
想到這里袁無為搖搖頭,杜家難以對南陽構成掣肘,那么一旦南陽和大梁達成默契,只怕蔡州要面臨的局面就很危險了。
蔡州下一步需要調整戰略態勢了,前期連續不斷的擴張帶來的負面效應和反彈也在逐漸顯現,如果不及時應對,恐怕就會演變成一場關系到蔡州生死存亡的危機。
“老七,文極,治勛,我決定了,今晚連夜撤兵。”
袁無為的話語氣平和,但卻從不容置疑。
袁無畏也為袁無為的果決斷然感到心折,要知道這樣撤兵袁無為作為主帥是肯定要受到家族內的質疑和攻訐的,對于袁無為苦心豎立起來的領軍人物印象必然是一個巨大打擊。
袁無為若是若是不管不顧,明日必定可以拿下固始城,就算是完成了家主交給他的任務。
至于說折損,戰場千變萬化,只要達到了既定目標就算是勝利,而且固始如此難啃,大大超出了預料,從這個角度來說,掌管職方司的人才應該負主要責任,袁無為盡到了自己的職責。
但袁無為卻能看到更遠,他已經覺察到了這一次蔡州面臨的巨大危機,如果應對不當,極有可能危及到袁氏一脈的生存,所以他才可以舍棄自身榮辱而斷然撤兵。
袁無畏自問自己處于這一位置,恐怕很難做到如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