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節 主公-《烽皇》
第(2/3)頁
現在讓王煌接任僅次于錄事參軍的司功參軍,也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安排了。
陳蔚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越來越認可了江烽這個武人成為這一地主宰者的這個現實,甚至還開始主動的圍繞這個目標運作,不僅是他自己,其他人也一樣。
如果說之前陳蔚還只是有些被動的接受江烽作為固始一地的主宰者這個現實,甚至內心也還在幻想是否會在某一場戰爭之后,會是蔡州袁氏或者南陽劉氏、鄂黃杜氏這樣的世家大族來接管固始,但現在看來這不符合現實了。
事實上陳蔚也清楚,如果真的如袁氏、劉氏這樣的大族接管固始,陳氏的處境未必會有江烽執掌固始好。
哪怕江烽現在提出了檢地之策,但是卻并未把路封死,把盛唐和霍山之地拿出來作交換,頂多也就是一個把現實利益換為長遠投資的做法罷了,
而換了袁氏或者劉氏入主,像陳家這種地方士紳會有一個什么樣的待遇,還真不好說。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江烽這種庶族出身的角色對于像陳家這樣的本土士紳來說更是一個機會,尤其是江烽表現出了咄咄逼人的向外擴張架勢,并不斷取得了收獲的情況下,陳家沒理由要和這樣強勢崛起的武人作對。
江烽目光平靜的掠過陳蔚略顯尷尬的臉上,對于陳蔚矛盾的心境,他能理解,不過他也相信陳蔚在一番糾結之后應該早就拿定了主意。
如果這個時候都還看不清形勢,江烽就真的要懷疑陳氏把陳蔚這個家伙推到固始縣令職位上是不是太草率了,沒有一份理性的頭腦,怎么來維護家族的利益?
伴隨著大梁士子的到來,許氏、鞠氏族人的加入,作為固始、殷城本土鄉紳為代表的陳氏、譚氏利益勢必要受到挑戰,如果還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戰略走向,被邊*緣化甚至拋下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起碼譚正這個家伙就很聰明,知道主動跑到自己這里來談效忠,談流民到殷城的安置融入,這就很好。
江烽沒有太多精力來和固始、殷城這些本土鄉紳們斗這些心思,但他也不愿意太過粗暴的行徑來對待這些鄉紳。
在他看來,作為庶族出身的自己,沒有一個龐大家族在背后支持自己,甚至包括軍中將領都大多來自外部,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以一種相對平衡的方式來保持穩定,無疑更為妥當。
“陳大人,雖然我今天說這番話有點兒唐突了,但是我還是要說,我們時間很緊,長安來使會帶來什么我覺得不重要,我們也不要一味等著長安的詔令來到似乎我們才能覺得名正言順,長安只能管一管表面上的東西,下邊實際的事情還得要我們自己來做,我希望你要有盡快進入角色的準備才對,各曹主官、屬員人選問題,你,杜拓,白陵,要抓緊時間商議一下了?!?
江烽的話讓所有人的目光都變得游移不定起來,這是江烽第一次主動談及未來澮州的人事格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