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初見薛仁貴-《回唐朝當王爺》
第(1/3)頁
到了下午時分,親衛隊的選拔才徹底結束。
各個職位的人員,都是經過武比選拔上來,眾親衛也是心服口服。
“張三才,劉大力?!?
李恪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活動了一下筋骨。
“屬下在!”
惋惜的看著比試結束,聽到李恪的呼喚,倆人忙低頭回應。
“去打探一下,益州城周圍,哪兒有鹽場,可愿售賣?”
“是!王爺?!?
二人領命而去。
豎日,李恪洗漱完畢后,張三才和劉大力就進來稟告,昨天所探查的鹽場事情。
“王爺,我和劉大力倆人,奔跑了附近所有的鹽場,無一欲售賣,并且這些鹽場,全部控制在河東薛氏的手中,殿下想要弄過來,恐怕是不能夠啊!”
李恪站起身來,扶著額頭,不斷的來回走動,益州不靠海,想制造海鹽,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難道自己昨天才吹得牛逼,今天就要讓其破滅。
不行,一旦破滅,自己在親衛中的威望,一定會一落千丈,。
自己此前,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了,看來,自己的會一會這河東薛氏了。
李恪甚至都想著,把鹽場搶過來,可是想著自己現在的實力,還是作罷。
想要滅掉河東薛氏,自己得把益州的軍隊,像現在的親衛營一樣,改革之后,徹底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后,一舉摧毀才行,免得斬草不除根,落得自己身死他鄉。
河東薛氏,就是后來大唐名將薛仁貴的家族,自己也想拜見一下,這位民間傳奇人物,看能不能收到自己手下。
想到此處的李恪立即修書一封寫道:“本王聽聞,河東薛氏之中,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俊才比比皆是,欲見識其風采,本欲親自登門拜訪,但本王初來益州,軍務繁忙,離身不開。本王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想目睹一下河東薛氏的風采,又本王有要事與河東薛氏家主薛老先生相商,特此文書告知薛智庸老爺子,勞煩其不辭辛勞,來本王府上一敘,本王必掃榻歡迎,坦誠相待?!?
為了這鹽業大計,李恪不吝言辭的拍著河東薛氏的馬屁。
派張三才快馬加鞭的給河東薛氏送去,并讓其在河東,尋找一位叫薛仁貴的少年。
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在李恪急需錢財,遂讓劉大力,把一連連長劉二奎找來。
讓其安排倆個排隊,去買取益州范圍內的所有鹽巴,并查看益州內所有鹽井的情況。
安排一個排隊,聽從劉大力指揮,制造制作細鹽的裝置和場地,并教會這一排隊人員,如何制造細鹽。
幾日下來,由于李恪的大力收購鹽巴,益州郡內出現鹽巴供不應求的局面,鹽巴價格開始上漲。
李恪及時的把細鹽拿出去販賣,沒想到細鹽居然賣到了五十錢一斤,遭到當地仕紳的瘋狂搶購。
瞬間李恪的腰包就鼓了起來,腰纏萬貫的李恪,開始規劃起接下來的任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