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阿圖姆指著不遠處:“看到那些堡壘,溝壑,屏障了嗎,看到那座要塞的門戶了嗎?” “這座要塞叫做扎魯,它所存在的位置,就是埃及所統治的最遠方,它的附近,是圖米拉特干河,這條大河養育了埃及邊陲的人民,士兵,以及奴隸和勞工。” “然后是這座要塞后面的那扇大門,你們可以看出,這扇門非常巨大,并且連扎魯要塞都是為了保護它而修筑的。” “它叫做伊姆霍特普之門,只有埃及的人才能從這扇門中出入,它拒絕埃及以外的任何人進入,尤其是亞細亞人,現在這扇門,由十一王朝掌管。” “打開這扇門,后面就是荷魯斯之路,朝陽的光芒從這扇門而升起,然后順著荷魯斯之路,照耀整個埃及。” “同時,按照古代的預言《奈菲提預言書》所說的,這里將會有一位王建起一座高墻,這座墻叫做統治者之墻,目的是為了區分于天下中心的埃及,以及四方的蠻族。” “不過現在,我知道,埃及并非天下中心,這天下也沒有中心。” “而這個預言實現的前提條件,就是,一個埃及人,帶來了亞細亞人,當這個條件被滿足,預言的下半部分就會開始實現,一定會有一位王出現,來建設這座墻。” “這個亞細亞人會為埃及帶來災禍,于是你來到了這里,而我則成為眾神的叛徒。” 當前的年代,埃及并沒有和兩河流域產生交流,而地中海的北方,并沒有太多的大型文明,擅長航海愛琴海人現在還是蠻族,而擁有基建基礎的克里特人又不具備高超的航海術。 埃及人不會制作玻璃,不會煉鐵,不會鑄幣,不會制造木船,因為他們的船是莎草船。 他們沒有馬匹,沒有戰車,缺少機動性,更不會進行水利灌溉,他們第一個水利灌溉工具叫做“沙杜夫”,其實就是夏朝和商朝常用的打水器“桔槔”。 這玩意是新王國時期,這至少得七百年以后,才能從美索不達米亞傳入這里。 但固然他們有如此多的缺點,卻依舊是這個大地上最強大的古文明之一,這不僅是因為他們擁有眾多的神靈與強大人口基數,同時,還因為他們擅長修筑這個世上罕有的堡壘要塞。 用石頭把自己武裝起來,建設出無數的堡壘,縱然這些堡壘的搭建十分的簡陋,看起來像是一個個方塊墳頭,同時只能射出普通的弓箭,而并不存在強大的弩箭,但依舊是一種極其俱有威懾力的防御工程。 妘載此時是第一個訪問埃及的“亞細亞人”。 對于埃及人來說,亞細亞人只是一個泛稱,凡是從東邊來的,別管是東北的還是東南的,別管是中亞的還是中原的,那都是亞細亞人。 “預言也不一定準確,再說了,災禍是肯定的,只是這災禍不會落在民眾身上,而是落在貴族與諸神身上,這預言難道是為了民眾而進行的預言嗎,當然不是了。” 妘載對這預言嗤之以鼻,不過是為了創造一個外在的敵人,從而鞏固法老政權的手段罷了,第一個亞細亞人會是誰,原本的時代倒應該是亞伯拉罕吧。 而預言下半部的“南方國王”,很明顯就是為了一個新統治者上位而制作的背景故事罷了,反正對于埃及的民眾來說,法老不管是誰,他都一定是偉大的,誰要是敢說不偉大,那他一定是有罪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