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嬴政渾身一顫,讓唐且回到了安陵,以李信的脾性怎會半點猶豫,怕不是恨不得一夜之間攻下淮北。 這種局面就真的勝負難料了。 豈有太傅暗中偷渡巫山的計劃來得高明。 用太傅的計策十成可以滅楚,屹然還死不了多少人,可是如果從淮北,那就勝負難料了,楚國雖不如秦國,但如今江東乃是楚國的大本營。 國都受傾覆之危,各老世族豈有不知這利害輕重,豈會藏私。 嬴政左右看去,隨即說道:“不行,絕對不行,寡人要把他給抓回來。” 蘇劫搖了搖頭道:“唐且聰明至極,此番離秦報恩,早有預謀,提前得了大王的信物,怕是無人可以阻攔,加上其有意相避,整個秦土,可謂是暢通無阻,大王如何追的回來。” 嬴政拍案道:“這個唐且,真是,真是讓寡人不知說什么好,寡人還是頭一次為這等忠義之臣而苦惱!為今之際,只有一個辦法,寡人即刻半步詔令,命人帶往安陵,就說伐楚有變,原地待命!” 蘇劫一聽,立刻搖頭說道:“不可!若是這般,大王如何給天下人交代?豈不是直言,伐楚有詐?” 嬴政愣怔,隨即一想,這才說道:“太傅以為如何是好。” 蘇劫思來想去,這才說道:“讓李信去南陽。” 嬴政頓時疑惑道:“南陽?” 蘇劫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南陽為中原之樞紐,安陵為齊楚之樞紐,大秦連滅四國,雖然坐擁千里之疆土,但是如今,中原各地,卻無大軍挾制,若是在南陽建立大營,便可成為天下各郡之通渠,一方有難,南陽出兵,至于為什么要在南陽建立大營,李信,章邯等必然可以領會大王的意圖,至于為何又要在攻楚之際建立南陽大營,大王便說,北方有戰事,害怕中原民心不穩,列國余孽恐乘機作亂為由,伐楚于秦國亂相比,自然秦國內政為先,這建立大營絕非一朝一夕,少說也要一年吧。” 嬴政聽完,頓時神色一亮,笑道:“好辦法!如此一說,必然無人懷疑!” 隨即嬴政嘴角冷笑,道:“好你個唐且,你以為寡人就對付不了你,哼!!” …… 安陵君按照往常一樣,來到城頭上盼望著。 此時。 只見遠方數騎從秦軍大營奔騰而來,立刻驚動了城樓上的安陵守軍。 很快,安陵君便看到了來人面容。 隨即大喜不已,“唐兄!!” 頓時,城樓上嘩然一片,此刻,唐且和章邯在一起,唐且高聲說道:“安陵君,臣不辱使命!” 安陵君大喜不已,轉而看到身邊秦將的面容,頓時心知此事怕是成了。 連連道:“開城!!快開城!” 秦軍數十騎兵紛紛入城,安陵君此刻,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下來,忽然,身邊的臣子說道:“君上,臣有一事!” 安陵君望來,疑惑問道:“何事如此鄭重。” 臣子說道:“觀今日之情形,唐且已然不負眾望,可是,項梁他?” 臣子的話立刻提醒了安陵君,然而,項梁在安陵多日,其目的已然非常清楚,可是,他安陵君畢竟是安陵的城主,身系的依舊還是百姓,怎可以私情來妄自決定國策呢。 安陵君嘆息了一聲,說道:“滄桑世道,忠義豈有兩全,希望項兄能明白我的一片苦衷吧。” 臣子也是嘆氣的點了點頭道:“日后,君上于項梁怕是難以相容了啊。” 安陵君說道:“本君對得起百姓,就只能對不起項兄,此番唐且回來,必然大事已定,本君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他一命,你速速命人將項梁送出城去,此事,別于唐且說了,也算本君最后為項兄出份力吧。” 說完,安陵君拂袖而去。 臣子也是看著安陵君的背影,驀然點頭。 其實,戰國末年。 不管是安陵君還是衛君角,都是屬于極為隱忍的君主,無奈國力于列國來說,無疑屬于螻蟻,可若是讓這樣的人掌管大國,其必然會成為秦國的對手。 大殿之中。 安陵君看著章邯于唐且,命二人就坐。 這才說道:“先生此番去秦,為何用了如此多的時日,秦王的詔令帶來了嗎?” 唐且看了章邯一樣,不由面色一黯,說道:“臣,有些話說。” 安陵君一愣。 唐且接著說道:“詔令,唐且沒有帶來!” 安陵君面色驟然一白,直接站了起來,說道:“什么?那先生,你?” 唐且接著說道:“臣于秦王相處月余,已然知曉秦王秉性,世人多有傳言,秦王色厲內斂,虎狼暴君,此乃抹黑之詞,不僅如此,秦王政可謂千古明君,難以二窺,其所行所舉,唯法無情,而王卻有情,可謂歷代秦王之最也,其敢于天地民心一爭,寧落無情之名,不作亂法之君,寧讓大軍不滅楚國而延一統天下一局,亦不愿逼迫安陵無故獻地,臣愧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