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然而此時。 熊啟,已然被蘇劫給提前算死了。 其目的,便是未雨綢繆,萬一李信在楚國出了意外,還有個逃離的方向。 雖然,在蘇劫的謀略里,李信應該是聽從詔令,不能擅自攻打的。 但是蘇劫向來謹慎,萬一呢?萬一李信不聽話呢,萬一項燕這個人行了詭計呢? 可這個萬一,居然真的萬一了。 可萬萬想不到的是,唐且的好心,李信的年輕和貪攻心切,已然讓李信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活生生的被項燕給誘惑住了。 但是,即便現在,江夏沒有出現叛亂。 可是李信的大軍依舊危險,為什么。 因為,向西撤離了后,北面是什么,是江水?。?!楚國會給李信渡江的時間嗎。 斷然不可能。 騎兵立刻匯報說道:“那項燕率軍攻破了寢城,根本不入城,我軍倉皇逃離,那項燕早就于在野的人馬封堵住了去路,我軍被逼無奈,只能向西撤離。” 李信強迫自己冷靜,但渾身依舊忍不住的顫抖。 也就是說,他們即便是逃離,向北的去路也沒了。 楊端和立刻說道:“將軍,立刻離開這里,否則,一旦項燕的主力大軍返回汝城,便可夾擊我軍,我軍上天無路,下地無門啊。” 李信問道:“主力?楚軍的主力?你可知楚軍兵力多少?” 浴血的騎兵說道:“章邯將軍派我突圍稟報,說楚軍二十萬上下!” 李信心頭雪亮,楚軍所有的圖謀都閃電般的清楚了。 項燕為什么要不戰而降。 就是為了迷惑他,讓他覺得楚軍不堪一擊,不敢念戰,最重要的是,讓他誤以為楚軍內部貴族之間有問題。 然而,最重要的是。 倘若項燕在最開始和秦軍在安陵汝陰對峙。 第一戰,就是決戰。 楚軍全力,秦軍亦是全力,勝負自然是秦軍勝率大,項燕怎么敢如此行事。 可是一旦放棄了淮北之北。 李信為了占城,就一定會分兵。 而兩城的兵馬合計只有八萬,項燕以二十萬大軍夜襲,可謂是全力以赴。 為什么一定要二十萬全力攻打八萬人的秦軍? 便如項燕自己所言。 楚國的二十萬大軍,斷然不能真的當二十萬用,因為這其中,貴族的私兵盤根錯節。 此番,面前的汝城為什么要誓死抵擋,李信為什么要誓死攻打? 不就是因為此前,三城打的太順利了嗎? 而且,只要攻下了面前的汝城,那壽春不就在眼前了嗎,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 李信頓時下令道:“汝城之戰放棄,楊將軍整肅我軍,騎兵改回,護持弓弩營立即占據大道,掩護我軍向西撤離,接引章邯部!” 秦軍連戰一日一夜,如今,更是朝著西邊不斷的逃離。 然而,就差一步。 還真差點被項燕給堵住了去路。 然而,即便如此,李信鐵軍剛剛過了一道山谷,楚軍緊隨而來。 隨后,黑色的洪流和楚軍交戰在了一起,半個時辰的猛烈搏殺,雙方都已然不知死了多少人。 然而,山頭遙望楚軍旗幟陣型的李信,已然看出,楚軍半點沒有后退的意思。 反而是在整肅軍馬,顯然要繼續沖擊秦軍鐵騎。 此刻。 李信已然不敢戀戰。 再次命人斷后,其他主要人馬,紛紛向西逃離。 這一路,他是憋屈的。 遙想去年,是他李信率軍千里追擊燕國殘軍,可想不到今日,他李信被楚軍千里追擊。 楚軍追擊之猛烈是無法想象的。 一道狹路口。 李信此時,已然疲憊不堪,楊端和緊隨其后,道:“這才是楚軍主力,足足二十萬,我軍無備,又器械箭簇不全,不能戀戰,將軍,此番下去,我軍必會被楚軍給追逐上,到時,定然全軍覆沒啊?!? 李信心如刀絞。 大軍已然撤了四百余里。 可是,過不去江水,終究的結果,是難以想象的。 此時。 就淮北之地來看,李信大軍等于全面撤退了。 然而,災難并沒有結束。 項燕從駭下秘密出兵的當夜,一鼓作氣攻克數萬兵馬的寢城,平輿,隔絕了北部的秦軍的糧道。 逼得李信倉皇西撤。 此戰之聲,立地激勵了楚國的戰心。 項燕當機立斷。 全軍追擊,不死不休。 然而,項燕本就生了全殲之心。 此時,李信如何想得到,項燕的殺招,根本就還沒有寄出! 而李信的大軍,此時,已然丟了一支最具優勢的重型裝備后,輕裝雖然快捷,但是對于裝備簡單的楚軍來說,其優勢已然不復存在。 項燕位居中軍。 看著西方不言不語,“將秦軍困在前方的伏牛山,斷其水源糧草!通知各方隱伏的私兵,務必一齊開出,對秦軍大肆圍攻,不給其半點喘息之機?!? 副將一聽。 頓時領命。 項燕根本就沒打算放過半個秦軍,只有一舉將秦軍滅了,楚國才能安然無恙。 此時,李信在稍稍喘息之時,也終于會盟了章邯,整肅部伍,一夜之間,秦軍總計傷亡五萬余,二十萬大軍,只有十四萬,其中還有傷兵六萬。 “如此退兵,痛殺我也。”李信淚流滿面。 “糧草已斷,將軍當令做謀劃。”章邯同樣悲憤欲絕。 他非常后悔,當初為何沒第一時間于李信說出自己的疑惑。 “好,撤兵,我斷后?。 崩钚叛t著雙眼,他敗了,但是,無論如何,也要把秦軍將士們帶回去。 “不能,將軍為統帥,要帶全軍回秦,斷后,由我來吧?!闭潞嚾粶蕚涓八馈? 李信頓時心頭大動。 顫顫發抖。 全軍回秦?? 這四個字,在秦國是久違的。 在孝公之后,秦軍歷史上,危難撤軍的時刻屈指可數,胡湯敗于馬服君趙奢,在闕與一戰大敗,死亡十萬人,當時便是全軍回秦。 長平之戰,王齙攻趙一次,全軍回秦。 鄭安平降趙,秦軍三萬將士不從,死戰!口號,活著回秦。 呂不韋蒙驁,遭信陵君合縱聯軍伏擊! 恒旑敗李牧之手,全軍回秦,震蕩朝野,換來武侯親自掛帥。 兩百年來,小戰無數,大戰卻能算的到。 可每逢此絕境,激勵秦軍的便是這四個字,全軍回秦。 但凡此四字當前,必是大敗無疑。 統帥則必是敗軍之將。 李信是豪氣萬丈之青壯派將軍,懷滅過雄心而來卻陡然遭此莫名敗績,心何以堪? 章邯道:“此番唯有潛入前方山中,先做整頓,到時楚國必會圍山而攻,截斷糧草,絕不敢輕易上山,我等唯有行此絕地后生之法,伺機突圍方有一線生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