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信軍大敗的消息傳到了咸陽,秦國朝野窒息了。 秦王嬴政一把撕碎了面前的帛書,踢翻了王案,連連咆哮卻又聽不清的罵辭在大殿中回蕩,群臣嚇得瑟瑟跪伏,生平也都是第一次看到素來冷靜的秦王居然都壓抑不了自己的憤怒。 想到前線的戰事,眾人也是又急又恨。 然而。 群臣沒有料到的是,嬴政的震怒咆哮越來越微弱,漸漸的沒了聲息。 只是倚靠在大柱上額頭布滿了,涔涔冷汗。 良久,內侍終于遞來了汗巾,嬴政抹了抹額頭,說道:“片時連失兩壁,一夜連退三城,四百里大敗亡,一無反擊之力,七都尉戰死,五萬六千人拋尸,撤回十四萬,人人帶傷,糧草器械軍輜,全數丟失,淮北之地,悉數被項燕收回,如此敗績,寡人聞所未聞?!? “寡人都來不及羞愧,寡人怎么對得起那些盼望歸鄉將士的老父親,老母親!?。 ? 朝堂上,哀聲一片。 前年,老秦人戰死了二十萬,這一戰,差一點,又是全軍覆沒。 嬴政深吸一口氣,道:“你們看,你們看,若不是太傅此番連夜趕往楚國,你們可知后果,我大秦的丞相居然上了戰場!” 嬴政哽咽,頓時說不下去了。 若是沒有蘇劫,這一次,便是大敗,雖然在戰況上去看,秦國這一次,只能算是小敗,但這個小敗太過于特殊。 因為,太僥幸了。 忽然。 嬴政淚流滿面,看著大殿之外,說道:“怪寡人?。。。 ? 王綰,馮去疾,馮劫,趙佗,等人紛紛道:“大王息怒!” 嬴政說道:“當然怪寡人,是寡人,在滅了四國之后,對楚國,已然有了輕慢之心,將楚國看作摧枯拉朽,而不是將楚國看作強敵,將應有的謹慎,戒懼,都看得輕淡了些,是寡人一個小小的輕慢,代價便是五萬將士的性命,果然如太傅所言,有些教訓,是要流血的??!我咸陽之內,又不知要少上多少面孔,不知又要留下多少的孤兒寡母,都是寡人的錯啊?!? 嬴政的感嘆,讓臣子們心中升起萬般的感觸。 將這場戰事的錯誤歸于自己,戰國百年來,除了面前的大王,還有何人。 和昭襄王比起來,嬴政卻多了幾分人情,讓廟堂上的臣子們更加覺得大王是那么的真實。 嬴政此刻,一舉切入了要害。 不錯,他們都被楚國脆弱的表象給迷惑了。 多年來,楚國政變多生而朝局混亂不堪,楚國的春申君被李園謀害,楚國的權利落入到了卑劣如同郭開這樣的人手里,亂象連綿,軍力自是不堪一擊。 凡此等等,都是事實。 李信憑此以為楚國弱,嬴政認同此論。 朝臣們也都是認同的,沒有錯,然則,這只是說明了楚國的基本國情。 最重要的是什么。 楚國畢竟山川廣袤,最重要的是族族藏兵! 王翦低頭將手里的一份竹簡遞了上來,道:“大王,萬幸,我軍尚未說得上損失慘重,如今之重,當為重整旗鼓,奮力反擊為上,再此之前……這,這是國公請命的降罪令?!? 嬴政放眼看去。 第一個印入眼簾,豁然便是‘蘇劫’兩個字。 接著,李信,章邯等人的名字躍然于眼前,讓嬴政顯得格外刺眼。 按照這般算的話,蘇劫最少也被削爵。 李信章邯都當以斬首。 嬴政頓時想到了那句,不做亂法之君,寧落無情之名。 可是,事關如此,他是無論如何也不可下筆開口的。 大殿之中,就這般噤若無語。 最后,嬴政什么話都沒說,也沒有下達任何要處置前線將士的王令! 而是對龐毅說道:“宗令,寡人要赴太廟,祭奠亡靈,向先王請罪,傳令下去,百官沐浴齋戒三日!” 龐毅神色一變,立刻說道:“老臣奉命!” 自有王權社稷。 君王的沐浴齋戒是最為神圣的禮儀,因為,君王沐浴齋戒之后是要于遠去的先祖進行對話,要接受先祖的啟示,列國君王都是如此。 然而。 嬴政的想法很簡單,他要好好思考接下來,應該怎么去做。 在朝野上,他只字未提,這一次李信的擅自動兵,但是,換而言之,換作他自己,在看到空蕩蕩的三座要塞,根本也安奈不住的,只能說項燕的戰法太過于克制李信。 可是要按秦法連坐,是要責難于太傅的。 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去做的事情。 可偏偏李信的死罪和太傅綁在了一起! 誰也想不到的是,嬴政這一入太廟,就是三日,三日之中,在太廟的廂房里半步未出。 李斯和趙佗兩人呆在嬴政所在廂房外,二人也是一臉無奈。 趙佗道:“大王三日未進食,若是這般,會不會病倒?!? 李斯驀然片刻,說道:“難說!” 趙佗一臉憂色,道:“得設法見到大王啊,索性我闖宮!” 李斯連擺手說道:“不可不可,大王非常人,斷然不會置國事于不顧,也不會容不得一場敗仗!” 就在二人商議之際。 忽然一道曼妙的身影被龐毅帶了過來。 二人一看,頓時稽首道:“見過清夫人!” 秦清微微欠身還禮,詢問了一下嬴政的情形,說明了來意! 李斯頓時欣喜道:“不錯,清夫人若是去見大王,大王斷然不會呵斥,也好讓我等臣子安心,有勞夫人費心了。” 若說這秦王宮,除了太傅以外。 大王不敢呵斥誰,那自然就是秦清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