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重臣朝議在秦王殿準時召開。 嬴政一落坐。 群臣稽首三呼,紛紛立于左右。 嬴政說道:“諸位,各方情勢有重大變化,國尉代寡人陳述,而后諸位斟酌如何安排。” 已任為國尉的繚,大步一出,拱手說道:“當下之變,主在三處!” 繚接著說道:“隴西將軍阮甕仲急報,蒙恬,李牧九原部擊退匈奴陰山之南,隨后,匈奴一部大舉西遷,聯合西海羌族部族,連來頻繁劫掠隴西牧民,目下有聯兵攻占隴西而后瓜分隴西之圖謀,原本已歸化為半農半牧秦人的老戎狄不足,有幾處發生躁動,有圖謀叛亂跡象,阮甕仲請增兵三萬,一舉擊退匈奴羌胡平定隴西。” 此話一出。 朝堂一片嘩然。 就說北方,在巴蜀馬蹄三件套的幫助下,九原已然占據了巨大的優勢。 可萬萬想不到,匈奴看似退去,卻居然聯合西方的羌族。 隴西是哪里? 那是秦國的龍興之地! 嬴政拍了拍王案,大殿上再次一片沉寂。 繚繼續說道:“其二,至合縱連橫以來,齊國君王后執政直至今日齊王建,齊國數十年不舉兵事,突然騎兵三十余萬進駐西界巨野澤。” 嬴政聽完,不禁冷笑。 現在滅了五國,齊國舉兵了?何苦載! 繚接著說道:“我大秦已然平定五大戰國,凡舉中華土地,列國余臣,皆有種種騷動,具黑冰臺細報,各國世族在滅楚之后,已然大量開始逃入齊國,以上,各種變化,臣開宗明義,今日之議事之軸心。” 嬴政大袖揮舞,說道:“寡人補充一點。” “王翦和太傅合帶兵六十萬滅了楚國,如今,太傅分兵三十萬,挺進巨野澤于齊國對峙,其二,甌越,閩越兩路兵馬已經南進,南海一路由趙佗攀越五嶺南下,預計一年半后,可越過,抵達南海,當此之時,寡人在淮南也與太傅定下南海之策,便是籌建淮南大營,其兵員補充,主要在河內河外的幾郡征兵數十萬,諸位當以知曉。” 南海,對西秦來說每一個人幾乎都是陌生的。 大多都是只是從莊子的逍遙游之中知道這么個地方。 頓時,讓不少人生出盼望,臆想著那南天之下,又是一副何等的光景。 嬴政說道:“諸位,五國雖滅,天下仍在板蕩之時,外部有變,我也有變,外部之變,匈奴覬覦,西羌叛亂,齊國備戰,四方不安,我方之變,一則兵力運籌超出預期,三十萬鐵師抵達巨野于齊國兩望相對,南進之事平順,不會掣肘北方,當此之時,能否盡速平定隴西,同時攻滅齊國,一舉底定天下?諸位但說。” 此時,朝堂上,王翦和蘇劫皆不在。 軍中大事,自然是繚,辛勝,李信等人來主持。 辛勝頓時說道:“臣以為,可多面開戰。” 嬴政道:“辛將軍可說當下之情勢,如何可多面開戰?” 辛勝說道:“巨野鐵騎三十萬,南海三路大軍三十萬,看似已然占據我秦國舉國兵力,但隴西兵馬兩萬,九原云中兩年來新成軍五萬,連通原部二十萬,已然有二十五萬大軍駐守長城雁門關地界。內史郡幾番調動,萬余守軍不計,我軍可戰兵力也已在十萬左右。” 群臣聽道這里,不由點了點頭。 辛勝說的就是如今秦國大體上的兵力的布局。 內史郡,也就是關中,郡城,自然也就是咸陽,所以叫內史郡。 也就是說,如今整個關中的兵力,只有十萬了。 辛勝接著說道:“臣謀劃,隴西可派出內史郡鐵騎三萬,我秦國如今飛騎以不弱當年的胡服騎射,三萬秦軍,平定西羌聯軍足以,九原云中,分出半數人馬,作為于齊國之戰的戰后補充,而雁門關,留守十萬人,配備大型連弩萬具,足以防御陰山匈奴,幾十萬人滅齊,攻齊滅國足以勝任。” 嬴政聽完,笑道:“諸位以為如何。” 一時間。 將軍們紛紛出聲:“臣等贊同!” 辛勝,李信,都是朝堂上的四大將之一,此前,李信大敗,此時,朝堂上,李信已然沒有了當初那般意氣風發,看起來,到是沉穩了許多。 大王先問,李信已然開是深深思考。 嬴政看向李信問道:“李將軍似在思考,莫非有其他不同之建議!” 群臣頓時驚愕。 嬴政語出真誠,絲毫沒有因為李信大敗,而有無所信任之感。 頓時,讓所有人感受到了,秦王的似海胸襟! 李信上前一步此時,他想到的是蘇劫的教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