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十三章 校園空降新女神(下)-《玲瓏在少年》


    第(1/3)頁

    玲053)摩根休病假歸國做手術,代課出意外驚現新女神。

    沈馨月:“果然厲害,摩根教授的學生們真是不簡單啊!原本我也正要講的就是:動靜,止息,無為而治。這是古老的東方智慧,也是另一種萬物之道的詮釋。

    “有人說:道家的人,是懶人,道家的哲學就兩個字:懶惰。它是無所事事之人的借口,偷奸耍滑不作為的托詞。其實不然,道家的所謂‘懶惰’本質上是一種‘有品質的懶惰’。不是不去做,而是順應天道時勢去做。因做得巧妙,快速高效,故省時省力,何樂而不為呢?舉個典型的實例,比如古代最經典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直到今天,它都是個不朽的奇跡,是順勢而為的大智慧。”

    陌雪兒再次搶答道:“再比如:丁渭造渠。”

    沈馨月:“漂亮!誒呀,我發(fā)現女生的反應超快,男生在哪里?讓我看到你們的學識吧!這正是我要引用的另一個例子。細節(jié)就不用了我贅述了吧,一個古代一舉三得的經典案例。這種所謂“懶惰”的背后,是因勢利導、運轉高效、事半功倍、一舉多贏的,高級管理思路,當今也是超級實用的精英寶典,與貪圖享樂的庸人懶惰,簡直大相徑庭。

    “這種有品質的懶惰,是要有頭腦的,融入智慧和能力的懶惰,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哦,但是我們可以向往和追求啊。《道德經》就是在描繪這種萬物之道:大實若虛,大巧若拙,大道至簡,大智若愚。所以,古今中外的終極道理,其實都是相通的。那好,既然如此神奇,就讓我們再來說說《道德經》的思維。”

    《道德經》里的精華是: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無用方為大用。

    無,并不是沒有,而是靜。在靜靜地改變自己的形態(tài),卻不顯山不露水,不張揚不矯情。靜為躁君,重為輕根。正像剛才那位亓官同學說的,是一種飽和狀態(tài),表面靜止,內部達成:動態(tài)的平衡。用在帝王之術上,就變成:讓文人與武將,官府與盜匪,佃戶與莊主形成對峙,從而實現彼此約束,相互牽制,那么 ‘朕’的江山就會比較安穩(wěn)。

    為,就是去改變,是順應物質自然規(guī)律地改變現狀,而不是簡單粗暴、根除清洗地修改,是分流疏導而非截流攔阻。最終目的是趨于另外一個嶄新的、更優(yōu)化的、動態(tài)的平衡和穩(wěn)定。這種為,就是動起來,是有智慧、有品質的作為。

    所以,道家推崇的萬物之靈是:水。

    正所謂:上善若水任方圓,水利萬物而不爭。

    地低成海,人低為王。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水是萬物得以生存的倚仗,咱們看,每一個古老文明的原始發(fā)源地,必然都是水的流域,以水為核心,向四周蔓延出去的。

    而水自己卻從來都是默默流淌,單純執(zhí)著。遇土即沒,逢山繞行,光而不耀,隨物就形。裝進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狀,沒有容器,就俯身泥土砂石,從不張揚。但需要力量的時候,也可以巨浪滔天,摧枯拉朽,水滴石穿,勢不可擋。

    我們東方的陰陽學說是一對兒互為你我的小魚兒,帶著流動、互補的線條,柔軟而靈活。而西方的哲學,用的是一對兒剛硬平直的三角形,隱喻著圣杯與利劍,像征著雌與雄的互補,表示出仁愛與勇猛的剛柔并濟,簡單直觀,相互依存。

    因此,我們也不必為了《道德經》和《達芬奇密碼》所揭示的秘密那家更深奧、更辯證、更接近真相,而去爭論長短輸贏。求同存異,山水共存,各安一方,造福萬世,這才是王道!你們說呢?

    沈馨月收回了激昂的眼神,低頭看了看時間,輕輕合上教案,最后平靜地歸納了一下:

    西語里面有一個讓他們的哲學家深感自豪的詞,叫:澳浮哈本。這只是摩根先生的譯音,從發(fā)音上理解就是:離開與到達,結束和開始,出與沒,存在與消失,生與亡,等諸如此類,總之都是一組組截然相對的含義,卻凝匯于同一個詞語身上,顯得非常有趣。

    他們認為:沒有哪一種語言可以將兩樣完全相反的東西,這么完美地用一個詞表達出來,除了他們的母語。
    第(1/3)頁